读点经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双阳插花芯,读点经典,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天三月,孝惠皇后张氏去世了。

皇帝下诏书说:“最近这几年收成不太好,还赶上水旱灾害、疾病瘟疫啥的,我这心里愁得慌。我这人笨,也弄不明白为啥会这样。是我政策没整好,行为有过错?还是老天爷不配合,地利没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不和谐,连鬼神都不保佑咱啦?咋就搞成这样呢?是不是百官的奉养太高,或者没啥用的事儿办得太多,搞得老百姓粮食都不够吃了?算起来田地也没少,人口也没增加多少,按人口算土地,比起古代咱还多呢,可为啥粮食还是不够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不是老百姓都跑去搞那些不务正业的事儿,影响种地了,酿酒浪费粮食太多,养的牲畜吃粮食也吃得凶?大大小小这些事儿,我也没琢磨明白。大家跟丞相、列侯、二千石的官员还有博士们一块儿讨论讨论,要是有啥能帮老百姓的办法,放开了想,别有啥顾虑!”

公元前162年夏天,皇帝到雍地的棫阳宫去。六月,代孝王刘参去世。

匈奴这几年年年跑到边境来,杀了不少人,抢了好多牲畜。云中、辽东那地方遭罪最严重,每个郡都有一万多人遭殃。皇帝头疼啊,就派人给匈奴送去书信。单于也派当户来答谢,两边又开始和亲了。

八月戊戌这天,丞相张苍被免官。皇帝觉得皇后的弟弟窦广国这人不错,品行挺好,想让他当丞相,可又寻思:“我要是这么干,怕天下人说我偏袒自家人。”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还是不行。高帝那时候的大臣,剩下的也没瞅着有合适当丞相的。御史大夫梁国的申屠嘉,以前是跟着高帝打天下的材官蹶张,被封为关内侯。庚午这天,就任命申屠嘉为丞相,封故安侯。申屠嘉这人廉洁正直,家里不接受私人拜访。这时候,太中大夫邓通正得皇帝宠呢,赏赐的钱都老多了,皇帝还跑到邓通家里喝酒,那宠幸简直没谁了。

有一次申屠嘉上朝,邓通就站在皇帝旁边,举止有点随便,没太把朝廷礼仪当回事儿。申屠嘉奏完事儿,就跟皇帝说:“陛下要是喜欢哪个大臣,想让他富贵,那没问题。但朝廷上的礼仪,可不能不严肃啊。”皇帝说:“你别说了,我私下会跟他说的。”退朝之后,申屠嘉回到丞相府,就下文书召邓通到丞相府来,还放话:“要是不来,就砍了邓通。”邓通害怕了,赶紧跑去跟皇帝说。皇帝说:“你就去呗,我马上派人去叫你回来。”邓通只好去了丞相府,摘了帽子,光着脚,给申屠嘉磕头谢罪。申屠嘉坐在那儿,跟没事儿人似的,也不还礼,还责备邓通说:“这朝廷,那是高帝的朝廷。你邓通就是个小臣,在殿上这么随便,这是大不敬之罪,该砍头。来人啊,现在就把他砍了!”邓通吓得拼命磕头,脑袋都磕出血了,申屠嘉还是不松口。皇帝估计丞相已经把邓通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去把邓通召回来,还向丞相道歉说:“这是我宠爱的弄臣,您就饶了他吧!”邓通回来后,哭着跟皇帝说:“丞相差点就把我杀了!”

公元前161年春天二月,皇帝到代地去。这一年,匈奴的老上单于死了,他儿子军臣单于即位。

公元前160年夏天四月丙寅这天是月底,出现了日食。五月,皇帝大赦天下。然后皇帝又到雍地去了。

公元前159年春天正月,皇帝到陇西;三月,又去了雍地;秋天七月,到代地。

公元前158年冬天,匈奴派三万骑兵打进上郡,三万骑兵打进云中,杀了不少人,抢了好多东西,烽火一直传到甘泉和长安。皇帝任命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驻扎在飞狐;以前楚国的丞相苏意当将军,驻扎在句注;将军张武驻扎在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扎在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驻扎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扎在棘门,这些都是为了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去犒劳军队,到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就骑马进去了,将军和下面的将士都骑着马迎送。接着去细柳的军营,好家伙,那儿的军士们都穿着铠甲,刀剑磨得锃亮,弓弩都拉满了。皇帝的先头卫队到了,却进不去。先头卫队的人说:“天子马上就到了!”军门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一会儿,皇帝到了,还是进不去。没办法,皇帝只好派使者拿着符节去跟将军说:“我要进营犒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下令“打开营门”。

营门的士兵对皇帝的车马说:“将军规定:军营里不能策马奔跑。”于是皇帝就控制着缰绳,慢慢往前走。到了军营里,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我穿着铠甲不方便下拜,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皇帝被打动了,表情都变了,在车上向他行礼,还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皇帝恭敬地慰劳将军。”礼仪结束后就离开了。出了军营门,大臣们都惊呆了。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之前霸上、棘门的军营就跟闹着玩似的,他们的将军肯定会被偷袭抓走。像周亚夫这样的,谁能轻易冒犯他啊!”皇帝对周亚夫称赞了好久。一个多月后,汉朝后续的军队到了边境,匈奴也跑到离边塞老远的地方,汉军就撤回来了。然后皇帝任命周亚夫为中尉。

夏天四月,大旱,还闹蝗虫。皇帝下令诸侯不用来进贡了;开放山林湖泊,让百姓能去采点东西;减少各种车马服饰等御用物品;削减郎官的数量;打开仓库赈济百姓;老百姓还能卖爵位换点钱。

公元前157年夏天六月己亥这天,皇帝在未央宫去世。留下遗诏说:“我听说啊,天下万物生出来,没有不死的。死,那是天地间的常理,自然规律,没啥好太伤心的。现在这世道,大家都喜欢活着讨厌死,为了厚葬把家业都搞垮了,守孝时间太长还影响活人,我可不赞成这样。再说了,我也没啥德行,没能帮上老百姓啥忙。现在我死了,要是还让大家长时间穿丧服守孝,受冷受热的,让人家父子跟着难过,伤了老年人的心,还影响大家吃饭,连鬼神的祭祀都得中断,这不是显得我更缺德嘛,咋跟天下人交代啊!我能保住宗庙,以渺小之身位居天下君王之上,已经二十多年了。多亏老天爷保佑,国家有福气,国内安宁,没打仗。我这人不聪明,老是担心自己做错事,给先帝的美德抹黑,又怕在位时间长了,不能善终。现在能活到这把年纪,死后还能在高庙供奉,还有啥可伤心的呢!我命令天下的官吏和百姓,诏书一到,服丧三天就够了,之后就把丧服脱了。不要禁止老百姓结婚、嫁女儿、祭祀、喝酒、吃肉。那些本来就该为丧事服丧哭祭的人,也不用光着脚。孝带不要超过三寸宽;送葬的车上别弄那些花里胡哨的布,也别带兵器;别发动老百姓到宫殿里来哭祭。宫殿里该哭祭的人,早晚各哭十五声,礼仪结束就别再哭了。不是早晚规定哭祭的时间,禁止擅自哭祭。等下了棺,服大功的守孝十五天,服小功的守孝十四天,服缌麻的守孝七天,之后就脱了丧服。其他没在诏令里提到的,都按照这个诏令类推着办。把这事儿通告天下,让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霸陵的山川就保持原样,别改动。让夫人以下到少使这些宫人都回家去吧。”乙巳这天,把皇帝葬在霸陵。

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殿、园林、车马、服饰这些,都没增加啥新东西。要是有对老百姓不方便的事儿,就马上改了,为老百姓谋福利。有一次皇帝想建个露台,把工匠找来一算账,得花一百金。皇帝说:“一百金,这可是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啊。我住着先帝留下的宫殿,还老担心给先帝丢脸呢,建这露台干啥!”皇帝自己穿的是黑色的粗丝衣服,他宠爱的慎夫人,衣服都不拖地,帷帐也没有绣花装饰,就为了给天下人做个节俭的榜样。修建霸陵,用的都是瓦器,不能用金、银、铜、锡这些来装饰,顺着山势建,不堆高大的坟头。吴王假称生病不来朝见,皇帝还赏赐他几案和手杖。大臣袁盎等人的谏言虽然很尖锐,皇帝也常常宽容采纳。张武等人收受贿赂,被发现了,皇帝不但没惩罚,反而赏赐更多财物,让他们心里愧疚。皇帝一门心思用道德来感化百姓。所以当时天下安宁,老百姓家家生活富足,后世很少有能比得上的。

丁未这天,太子即位当皇帝,尊称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九月,西方出现了彗星。

这一年,长沙王吴着去世,没有儿子,封国就被撤销了。

当初,高祖觉得文王吴芮这人不错,就指示御史说:“长沙王很忠诚,把他的事迹明确记录下来,写成法令。”到孝惠帝、高后的时候,封了吴芮的两个庶子为列侯,传了几代之后就断绝了。

此卷以汉文帝驾崩为核心,串联起其晚年施政、对匈防御、临终遗诏等内容,全方位展现了这位“仁君”的治国实践与历史遗产:

临终遗诏:理性主义的政治宣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上门女婿一母三女的小说

千桦尽落

莳柳

司臾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公主当年欲占春

千桦尽落

当我和闺蜜穿进修仙世界之后

氿桑

让你替嫁送死,你战场刷成神?

麻婆豆腐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