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双阳插花芯,读点经典,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当年,皇帝那叫一个心地善良。五月份的时候,皇帝下诏书说:“《诗经》里讲,‘和乐平易的君子,就如同百姓的父母’。这人要是犯了错,还没来得及教育呢,刑罚就先给安排上了,有的人想改过自新做好人,却没个正经途径,我这心里老不是滋味儿了。这刑罚啊,厉害得能断人肢体、在皮肤上刻字,一辈子都好不了,这也太狠了,一点儿都不道德啊!哪是当百姓父母官该干的事儿呢!咱得把肉刑给取消了,换点别的招儿;再让犯了罪的人,根据罪行轻重,只要不逃跑,过些年头就给赦免了。大家赶紧把具体规定整出来!”
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接到指示,就上奏拟定新法律条文:“那些该剃光头的,改成去做城旦、舂的苦役;该割鼻子的,改成剃光头戴枷锁去做城旦、舂;该割鼻子的,打三百板子;该砍左脚的,打五百板子;该砍右脚的,还有杀人后自首的,以及官员受贿、贪赃枉法、监守自盗的,已经判过刑又犯了该打板子罪的,统统砍头示众。判了城旦、舂苦役的,到了规定年限就赦免。”皇帝说:“行,就这么着。”
那时候,皇帝自己修身养性,不咋折腾,将相们又都是跟着打天下的老功臣,没啥文化但实在。大家都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讨论事儿都讲究宽厚,觉得说别人坏话可丢人了。这风气一传开,互相告状的坏毛病就改了。
当官的安心工作,老百姓也安居乐业,粮食一年比一年多,人口也慢慢增长。社会风气那叫一个醇厚,遇到罪行有疑问的,就从轻处理,所以刑罚大大减少,一年到头全国判案也就四百来起,简直都快达到刑罚闲置不用的境界了。
六月份,皇帝又下诏书:“农业可是国家的根本,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儿了。现在农民辛辛苦苦种地,还得交租交税,这跟本末倒置有啥区别,鼓励农业的办法还是不够到位啊。把田租都给免了!”
公元前166年冬天,匈奴的老上单于带着十四万骑兵,气势汹汹地杀进朝那、萧关,把北地都尉卬给杀了,抢了好多老百姓和牲畜。一路打到彭阳,还派小股部队把回中宫给烧了,侦察骑兵都到了雍地的甘泉宫。皇帝赶紧任命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当将军,调了一千辆战车、十万骑兵驻扎在长安周边,防备匈奴。又封昌侯卢卿当上郡将军,宁侯魏邀当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当陇西将军,分别驻守三个郡。皇帝还亲自去犒劳军队,整顿军纪,申明军令,赏赐官兵,甚至还想亲自带兵去打匈奴。大臣们都劝他,他根本不听,后来皇太后出面强硬阻拦,皇帝才作罢。没办法,只能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为将军,出兵攻打匈奴。单于在塞内赖了一个多月才走,汉军把他们赶出边塞就回来了,也没捞着啥战果。
有一天,皇帝坐着车路过郎署,就问郎署长冯唐:“你老家哪儿的呀?”冯唐回答说:“我爷爷是赵国人,我爸搬到代地去了。”皇帝说:“我在代地的时候,我的尚食监高祛老跟我念叨赵将李齐有多厉害,在巨鹿城下打仗可猛了。现在我每次吃饭,脑子里都想着巨鹿那事儿呢。你知道李齐不?”冯唐说:“李齐可比不上廉颇、李牧当将领厉害。”皇帝一听,拍着大腿感叹:“哎呀!我要是能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还怕啥匈奴啊!”冯唐却来了句:“陛下就算真有廉颇、李牧,也不会用啊。”
皇帝一听就火了,扭头就进了内宫。过了好一会儿,又把冯唐叫进去,责备他:“你咋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给我面子呢,就不能找个没人的地儿说嘛!”冯唐赶紧道歉:“我这人没见识,不懂啥忌讳。”皇帝正为匈奴的事儿心烦呢,还是忍不住又问冯唐:“你凭啥说我不会用廉颇、李牧啊?”冯唐说:“我听说以前的帝王派遣将领,都是跪着推着车轮子,说‘国门以内的事儿,我来管;国门以外的事儿,将军您说了算’。军功、赏赐这些都在外面决定,回来再上奏就行,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我爷爷说,李牧当赵国将领的时候,在边境驻守,军队市场的租金都自己用来犒劳士兵,赏赐也都是自己定,不用向朝廷请示。君主充分信任他,只要求他打胜仗,所以李牧才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他挑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名弓箭手骑兵,十万能冲锋陷阵的勇士,往北赶走了单于,打败了东胡,消灭了澹林,西边压制住强秦,南边挡住韩、魏。那时候,赵国差点就称霸了。后来赵王迁即位,听了郭开的坏话,把李牧给杀了,让颜聚代替他。结果军队被打败,士兵都逃跑了,赵国也被秦国给灭了。
现在我听说魏尚当云中太守,他把军队市场的租金都用来犒劳士兵,自己掏钱,五天杀一头牛,宴请宾客、军吏还有手下人。所以匈奴都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云中的边塞。有一次匈奴入侵,魏尚带着车骑部队出击,杀了不少敌人。那些士兵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从田间地头来参军的,哪儿懂那些军中的文书规定啊!整天拼死拼活打仗,杀了敌人抓了俘虏,到幕府报功,稍微有一点对不上,那些文官就拿法律条文来治他们的罪,赏赐也没了,可官员们执法倒是一点儿不含糊。我觉得陛下您赏赐太抠门,惩罚又太重。就说云中太守魏尚,因为上报的杀敌人数差了六个,陛下就把他交给官吏治罪,削了他的爵位,还罚他去做苦役。这么看来,陛下就算有廉颇、李牧,也不会用啊!”皇帝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当天就派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让他继续当云中太守,还封冯唐为车骑都尉。
春天的时候,皇帝下诏扩大各种祭祀的坛场,增加祭祀用的玉器和布帛,还说:“我听说祠官祈祷,都把福气都归到我一个人身上,不考虑老百姓,我这心里怪愧疚的。就我这德行,还独占这福气,老百姓却享受不到,这不是显得我更缺德嘛。让祠官好好祭祀,别光为我一个人祈福!”
这一年,河间文王刘辟强去世了。
当初,丞相张苍觉得汉朝得的是水德,鲁人公孙臣却认为汉朝该是土德,说土德的征兆是黄龙出现。张苍觉得他胡说八道,就没搭理他。
公元前165年春天,黄龙在成纪出现了。皇帝就把公孙臣召来,封他为博士,让他和其他儒生一起论证土德,起草改历法、定服色的事儿。张苍这下觉得自己没面子,就蔫儿了。
夏天四月,皇帝第一次到雍地,在郊外祭祀五帝,还大赦天下。
九月,皇帝下诏让诸侯王、公卿、郡守推荐贤良、能直言进谏的人,皇帝亲自出题考他们。太子家令晁错答题答得特别好,被提拔为中大夫。晁错又上奏章,说应该削弱诸侯势力,还有一些法令需要修改,写了足足三十篇。皇帝虽然没全听他的,但觉得这人才华不错。
这一年,齐文王刘则、河间哀王刘福都去世了,还没孩子,封国就被撤销了。
有个赵国人叫新垣平,靠看风水啥的被皇帝召见。他跟皇帝说长安东北方向有神气,五彩斑斓的。于是皇帝就下令修建渭阳五帝庙。
公元前164年夏天四月,皇帝在渭阳五帝庙祭祀上帝。这下新垣平可火了,被提拔为上大夫,赏赐了好几千金。皇帝还让博士、儒生们从《六经》里找依据,写了本《王制》,商量着去各地巡视、封禅这些事儿。又在长门道北边建了五帝坛。
把淮南王刘喜又改封为城阳王。还把齐国分成六个国家,丙寅这天,封齐悼惠王还在世的六个儿子:杨虚侯刘将闾为齐王,安都侯刘志为济北王,武成侯刘贤为菑川王,白石侯刘雄渠为胶东王,平昌侯刘卬为胶西王,仂侯刘辟光为济南王。淮南厉王在世的三个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