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吕梁市《石楼县》
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吕梁市《石楼县》,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学海无涯乐作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楼县,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全县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 ,下辖5个镇、4个乡,分别是灵泉镇、罗村镇、义牒镇、小蒜镇、辛关镇、龙交乡、和合乡、曹家垣乡、裴沟乡,每个乡镇都独具特色,共同构成了石楼县丰富多样的地域风貌。
一、各乡镇简介
灵泉镇
作为石楼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灵泉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人口相对集中,商业氛围浓厚,各类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镇内不仅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街道,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民居和历史遗迹,见证着石楼县的发展变迁。灵泉镇在农业方面以种植小杂粮、蔬菜等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有机农产品种植,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文化方面,灵泉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的庙会、社火等,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文化传承。
罗村镇
罗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山峦起伏,绿树成荫。罗村镇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农产品丰富多样,尤其是当地的红枣、核桃等干鲜果品,品质优良,闻名遐迩。镇内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如毛泽东路居,1936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总部机关曾进驻于此,1936年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即“晋西会议”)最后在此窑洞继续举行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瞻仰。
义牒镇
义牒镇地处石楼县南部,是一个充满田园风光的乡镇。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良好,农业发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义牒镇的乡村风光独具魅力,宁静的村庄、错落有致的农田和蜿蜒的小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村民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如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品、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等,都体现了义牒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小蒜镇
小蒜镇以其独特的农业产业而闻名,这里是石楼县重要的辣椒种植基地。每年辣椒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辣椒红红火火,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蒜镇的辣椒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以其香辣可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畅销省内外。除了辣椒产业,小蒜镇还积极发展其他特色农业,如西红柿种植等,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格局。同时,小蒜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镇内的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辛关镇
辛关镇位于石楼县西部,黄河岸边,拥有得天独厚的黄河风光资源。着名的“天下黄河第一湾”就位于辛关镇,黄河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万里黄河上最美丽的湾” 。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黄河奇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辛关镇还依托黄河文化,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了一系列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旅游项目,如黄河古渡观光、民俗文化体验等,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龙交乡
龙交乡地处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这里山峦叠嶂,古木参天,自然风光原始而迷人。棋盘山就位于龙交乡,距县城45公里,处于石楼、交口的水头镇和中阳的暖泉镇三县交界处,海拔2051米 ,山上峰峦叠嶂,绵延起伏,郁郁葱葱,给人以古老、原始、幽邃的感觉,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深秋时节,林木颜色随气温变化而改变,五彩斑斓,美不胜收。龙交乡在农业方面以种植小杂粮、中药材等为主,同时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如养殖家禽、种植菌类等,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和合乡
和合乡是一个充满乡村风情的地方,这里的乡村生活宁静而祥和。和合乡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绿色环保,深受市场欢迎。乡内的崖头村是乡村旅游的亮点,崖头村位于石楼县和合乡西南部,在其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滩枣林、奇石滩、古渡口等星罗密布 ,依托黄河1号旅游公路,打造了特色农家乐、民宿、烧烤和自驾游营地,全方位展现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独特风采,让游客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曹家垣乡
曹家垣乡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是石楼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曹家垣乡还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将当地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民增收。同时,曹家垣乡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裴沟乡
裴沟乡位于石楼县东南部,这里的自然风光独特,山水相依,景色宜人。裴沟乡以农业和林果业为主要产业,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如苹果、梨、桃等,每到水果成熟的季节,果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乡内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村落和传统建筑,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石楼县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先秦文化遗存及商代青铜器上的族徽铭记,证明早在远古时期,这片土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石楼县历经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
夏禹时,石楼属冀州之域;殷商时,为沚国地;春秋时,成为晋国屈邑,晋献公封公子夷吾于屈,即现今的石楼。汉初,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宣义为土军侯;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时县废。晋时,夏世祖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置岭西县,为吐京郡治;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改名吐京县,齐、周时沿袭未变。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吐京县改为石楼县,因县东南境石楼山而得名,此名沿用至今,当时属龙泉郡。
唐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为西德州治,曾将石楼县境分为长寿县、临河县;贞观六年(公元627年)废西德州,临河、长寿二县合并为石楼县,属东和州管,次年改属隰州治。五代十国时期,石楼县初属晋,后为(后)周政权控制。宋代,石楼县建置仍属隰州治。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之后,山西地区被金人所占,行政区划沿袭北宋,分路、府、县三级,石楼县属河东南路。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创立行省制,山西省直属中书省,设河东山西宣慰司,辖四路,石楼属晋宁路管辖。明代,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石楼县属平阳府;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直至清末。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实行省、道、县建制,石楼县属山西省府。民国3年属中路道,后改冀宁道。民国16年复改属省府。民国26年9月,改属第六政治区(后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8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27年后道尹公署撤销,县直隶于省,县公署改称县政府。
1937年七月,抗日战争爆发,阎锡山将全省一百零五县按自然地理形式划为七个大行政区(后调整为十一个),石楼县属第六行政区管辖。1938年二月,日军侵入石楼古城,大肆焚烧,城内建筑、商店、民房化为灰烬。此后,石楼县成为阎区晋西一隅的残存完整政权。1942年四月,阎把晋西各县划为隰县、石楼、孝义、蒲县和乡宁五个管区,将中阳、离石划属石楼管区,并在五区成立战工会及战工团。1943年九月,阎实行“统委”制度,在石楼成立区、县统委会,中阳、离石二县仍为石楼区统委管辖。
民国34年(1945)9月28日,县人民政府在李家寨村成立,石楼县属晋绥边区吕梁四专署;民国37年6月改属晋绥九专署;民国38年2月改属晋南行政公署。1949年10月1日改属汾阳专署;1951年3月27日改属临汾专署。1958年10月并入吕梁县,改称石楼镇;次年10月复置县。1971年5月1日划归吕梁地区。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吕梁撤地设市,石楼县属吕梁市。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石楼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石楼县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黄河岸边的古渡口、古老的船工号子等,都见证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青铜文化也是石楼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石楼即为方国,出土的青铜器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此外,石楼县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剪纸、面塑、皮影戏等,这些民俗文化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石楼县文化的瑰宝。
石楼县还涌现出了许多历史人物,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光彩。许进山,石楼县(罗村镇)沙窑村人,1910年生,1987年病逝 。贾斌荣,1919年2月出生于石楼县灵泉镇潭庄村,1937年8月入伍,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太原战役、兰州战役等,历任宣传员、指导员、教导员、场站政委、医院政委等职(师级),1981年离休 。梁大鳌,石楼县裴沟乡庄则村人,1916年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1942年入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石支队队长、石永支队队长、石楼县游击大队队长、大宁县武委会主任、大宁县武装部长(正团级),解放后在石楼县任交通局长、劳动局长、人委主任。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楼人。
三、必游景点
天下黄河第一湾
“天下黄河第一湾”无疑是石楼县最具代表性的景点。黄河在辛关镇陡然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Ω”字形河湾,从高空俯瞰,其壮丽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两岸的山峦起伏,与黄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自然画卷。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黄河的波澜壮阔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无论是日出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还是日落时刻,晚霞映照下的黄河湾如梦如幻,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美丽的瞬间。
红军东征纪念馆
红军东征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介绍红军东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专题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该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品、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全面展示了红军东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馆内陈列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文件等,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参观红军东征纪念馆,不仅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红军东征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还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崖头村
崖头村位于和合乡西南部,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乡村旅游胜地。这里依托黄河1号旅游公路,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特色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品尝当地美食的机会,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饭菜,感受乡村美食的魅力。民宿则让游客能够体验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舒适,在温馨的民宿中,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烧烤和自驾游营地为喜欢户外休闲的游客提供了便利,游客可以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享受烧烤的乐趣,或者驾驶爱车,自由探索周边的美景。此外,崖头村还有滩枣林、奇石滩、古渡口等自然景观,让游客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永由村
永由村以其独特的“爱情主题”和“千年古槐”而闻名。村里的千年古槐,枝繁叶茂,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也成为了永由村的标志性景观。围绕“爱情主题”,永由村建设了种植基地,种植了各种花卉和果树,每到花季,繁花似锦,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村里还发展了养殖农场,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农事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自2017年以来,永由村成功举办了四届“槐花节”,节日期间,村里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民俗展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热闹非凡。
柏卜湾村
柏卜湾村位于辛关镇,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和“黄河奇湾”旅游景区的升级打造,成为了一个新型乡村旅游示范村。在保留古朴原貌的基础上,柏卜湾村建设了大型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了吃、住、玩一体化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农家乐的菜品以当地特色食材为主,烹饪方式独特,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村里还建成了黄河奇湾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黄河奇湾的美景一览无余,黄河的雄伟气势令人震撼。此外,柏卜湾村还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开发了民俗文化体验、黄河漂流等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全方位地感受黄河文化和乡村文化的魅力。
罗村毛泽东路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