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吕梁市《交口县》
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吕梁市《交口县》,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学海无涯乐作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吕梁山脉的中段,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城——交口县。它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交口县,领略它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一、地理与行政区划
交口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吕梁山脉中段,土地总面积达1259.92平方公里 。这里地形地貌丰富多样,西部是土石山区,群峰高耸,平均海拔在1442米左右,黄云洞峰海拔更是高达2054米,成为吕梁山脉的制高点。中部山川与沟壑相互交错,森林茂密,是宝岩河、大麦郊河等季节性河流的源头。东南部则是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
交口县下辖6镇1乡,分别是水头镇、石口镇、康城镇、双池镇、桃红坡镇、回龙镇和温泉乡,共辖88个行政村,6个社区。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风貌。水头镇作为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繁荣,充满着现代气息。石口镇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山神峪村的千佛寺,石窟内雕刻着一千余尊佛像,工艺精湛,是佛教文化的珍贵遗产,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康城镇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当地的村民们以传统的农耕和畜牧为生,保持着淳朴的生活方式。双池镇是交口县的经济重镇,工业发达,以煤炭、冶炼等产业为主,同时也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桃红坡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境内山峦起伏,景色秀丽,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回龙镇和温泉乡则各具特色,回龙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温泉乡则因温泉资源而备受关注,温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泡温泉,放松身心。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交口县虽然建县时间较短,1971年才基于“三线建设”需要,由孝义、灵石、隰县划出9个边远乡镇组建而成,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早在殷商时期,这片土地上便有人类聚居繁衍,开启了文明的曙光。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曾在此筑城,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诏令依蒲地始设蒲子县,属河东郡,开启了这片土地的县治历史。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等朝代的更迭,县名和归属虽有所变化,但这里一直是中原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设岭东县,属吐京郡,后又更名为新城县。
隋代废新城县,唐代武德三年(620年),先后设温泉县和高唐县,属北温州;贞观元年(627年),两县并入隰州。乾元元年(758年),温泉县改属石州。五代、宋、金时期,境域归属基本未变。元至元三年(1337年),存在长达717年之久的温泉县被废,其境域分别改属于孝义、灵石和隰州所辖。明、清至民国年间,境域归属沿袭未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口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既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融合了北方游牧文化的豪放与粗犷。当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面塑、皮影戏等代代相传,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每逢节日,当地百姓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热闹非凡,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历史人物
在交口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开国少将张梓祯便是其中的代表。张梓祯,字伯良,出生于交口县回龙乡的一个耕读之家。他自幼聪慧,求学于太原师范,心怀救国济世的远大抱负。1937年,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年轻的张梓祯毅然投身晋西游击队,踏上了革命的征程。次年,他随军归宗陕北,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戎马一生的生涯。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东征,张梓祯随红十五军团转战晋南,积极宣传抗日,扩红筹饷,为革命事业播撒火种。之后,他潜心从事敌工工作,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智慧,准确辨别敌情,成功化敌为友,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七七事变后,他担任八路军115师敌工部要职,深入研究敌军心理,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攻心策略,在瓦解日伪势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滨北办事处策反张希贤部千余人反正最为着名,一役而获劲旅,他的敌工之术也因此达到了化境。
解放战争时期,营口起义中,他促使八千顽敌倒戈;王家善部素称“铁军”,张梓祯亲自对其进行数月的训练,革除旧弊,重塑忠魂,使其最终成为解放军的精锐之师。后来,他随军入朝,担任志愿军敌工部部长,创新宽俘政策,以柔克刚,赢得了国际赞誉。新中国成立后,张梓祯位至总政要津,掌管敌工联络全局,为军队政治工作现代化和国际统战策略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82年8月22日,张梓祯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的骨灰安葬于革命公墓,生平事迹被载入军史,成为交口县人民的骄傲。
四、必游景点
(一)云梦山
云梦山位于交口县石口乡桥上村,这里山奇水秀,曲径通幽,是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胜地。云梦山的山体由奇特的岩石构成,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仙女亭亭玉立,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上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在山间,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夏天,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山风;秋天,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美丽的瞬间;冬天,银装素裹,山峰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在云梦山,绝壁、庙宇、天然岩洞等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绝壁上的庙宇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气势恢宏,仿佛悬浮在空中,让人惊叹不已。天然岩洞神秘莫测,有的洞内布满了奇特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这里还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传说鬼谷子曾在此讲经授徒,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云梦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游客可以沿着山间的小路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探寻古老的文化遗迹,领略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龙华山
龙华山位于交口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极高,气候清凉,环境优美,是一处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理想之地。走进龙华山,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富含负氧离子,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山上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如褐马鸡、金钱豹等,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为龙华山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龙华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山上有古老的寺庙和道观,这些建筑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神像,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当地的信徒们都会前来朝拜,祈求平安幸福。此外,龙华山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如关于神仙下凡的传说、关于古代英雄的故事等,这些传说和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为龙华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揽胜,欣赏自然风光,感受人文气息,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
(三)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位于交口县桃红坡镇大麦郊村,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迹。1936年,毛泽东率红军总部在此转战42天,这里成为红军东征期间最重要的指挥总枢和战略支点。旧址内保存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文件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进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院落,院子里的房屋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民居特色。房屋内陈列着红军东征时期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详细介绍了红军东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激励着后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
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位于交口县回龙乡韩家沟村,是清代的建筑,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韩极石牌坊为三楼四柱歇山顶仿木石结构,雕刻精美,工艺精湛。牌坊上的图案栩栩如生,有龙凤呈祥、狮子滚绣球、八仙过海等,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韩极碑亭则是为了纪念韩极家族而建,碑亭内保存着石碑,上面刻有韩极家族的事迹和功德,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韩家沟村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除了韩极石牌坊和韩极碑亭外,还保存着许多古院落。这些古院落的建筑风格独特,砖雕、木雕、石雕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古院落的布局合理,庭院深深,绿树成荫,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
(一)千佛寺
千佛寺位于石口乡山神峪村,是一座千年古刹。石窟内雕有一千余尊佛像,这些佛像造型各异,神态逼真,有的面容慈祥,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手持法器,展现了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精湛技艺。千佛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寺内还保存着许多古代的碑刻和经卷,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每年的佛教节日,千佛寺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加。在法事活动中,僧人们诵经祈福,信徒们虔诚朝拜,场面庄严肃穆。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古代佛教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在宁静的寺庙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其他寺庙与道观
除了千佛寺外,交口县还有许多其他的寺庙和道观,如位于康城镇的某某寺庙,这座寺庙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当地的信徒们都会前来朝拜,祈求平安健康。还有位于水头镇的某某道观,道观内环境清幽,建筑错落有致,是道教信徒修行和祈福的地方。道观内还经常举办道教文化活动,如道教讲座、法事表演等,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道教文化的内涵。
这些寺庙和道观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们见证了交口县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信仰和情感,对于研究当地的宗教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民俗风情
交口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是当地最重要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贴春联、包饺子等,充满了浓浓的年味。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守岁到凌晨,迎接新年的到来。初一早上,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元宵节也是当地的重要节日,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社火表演,有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等节目,热闹非凡。舞龙表演中,巨龙在舞龙人的手中上下翻飞,气势磅礴;舞狮表演中,狮子憨态可掬,时而跳跃,时而翻滚,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踩高跷的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踩着高跷,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让人惊叹不已。划旱船的演员们则模仿着划船的动作,在陆地上穿梭自如,充满了生活情趣。
在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方面,交口县也有着独特的仪式和流程。婚礼上,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迎娶新娘,新娘要穿上传统的红色嫁衣,头戴凤冠霞帔,由伴娘陪伴着前往新郎家。在婚礼仪式上,新人要向父母敬茶、拜堂成亲,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葬礼则比较庄重肃穆,家人要为逝者守灵、出殡,举行一系列的悼念仪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
此外,交口县还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面塑、皮影戏等。剪纸是当地妇女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她们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就能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面塑则是用面粉制作成各种造型的食品,如寿桃、面人、花馍等,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味道鲜美。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形式,演员们在幕后操纵着皮影,通过灯光的照射,将皮影的影子投射在幕布上,同时配以音乐和唱腔,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传统民间艺术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交口县独特的文化符号。
七、特色美食
(一)交口夏菇
交口夏菇是交口县的特产之一,因其生长在夏季,且品质优良而得名。交口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夏菇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使得交口夏菇具有品种优、肉质佳、口感好的特点。
交口夏菇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它的烹饪方式多样,可以清炒、炖汤、涮火锅等,无论哪种做法,都能品尝到它的鲜美滋味。清炒交口夏菇,口感清爽,菇香四溢;用交口夏菇炖汤,汤汁鲜美,营养丰富;涮火锅时,交口夏菇吸收了火锅底料的香味,更加美味可口。如今,交口夏菇已经远销国内外市场,成为了交口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骏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