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
横财三千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2章 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横财三千万,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迅速行动,陇西郡对我们吸引力不大,重点是内史。除粮食外,铁器、青铜器、女人不可放过,男人全部……”贵霜部的歙候说完,众人点头表示赞同。
夜晚……
狄道位于陇西、羌族和大月氏交界处。秦国未统一时,这里常被异族占据。公元前某年,秦献公灭西戎狄后重设狄道。秦统一六国后修建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临洮为通向大月氏与羌族的战略要塞,通常由王贲率军驻守。但因大月氏受匈奴制约,自长城建成后,未曾南下。去年嬴政东巡时,从狄道调回了王贲及其主力部队同行。如今,这支军队仍驻扎于骊山脚下。
大月氏显然把握住了这一时机。匈奴内部纷争,狄道兵力薄弱,难怪贵霜的歙侯称此为难得的机会。
寒风凛冽,虽未降雪,但夜间气温极低。火把的微弱光芒在风中摇曳不定。守城的秦军围聚在火堆旁取暖,希望能借此获得些许温暖。当时尚无棉花,士兵身穿单衣,外披冰冷铁甲,脚蹬非御寒之靴,在如此环境中实难熬过。
这般恶劣天气即将封山之际,无人会料到会有敌军来袭。加之近年狄道未见敌踪,驻防的秦兵警戒松懈,甚至有人专注于取暖,将武器置于一旁。
然而,令秦军意想不到的是,黑暗中的关隘下,一批批悄然接近的大月氏士兵正观察着狄道的防御工事。这些士兵身着皮袍,脚踏牛皮长靴,虽无盔甲,但保暖效果更佳。即便羊皮衣物防护力逊于铁甲,却能抵御严寒。
约千人规模,缓慢行进于两山之间的阴影中。这批士兵皆为精心挑选的精锐,专为突袭而来。
近半个时辰后,天色愈发昏暗寒冷,隐蔽于暗处的首批大月氏士兵才靠近关隘。他们并未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在等待,等待秦军因寒冷行动迟缓之时。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月挂高空,部分耐不住严寒的秦兵已撤离城墙。就在此刻,早已备妥绳索的大月氏士兵开始放下用于攀爬城墙的工具。绳索顶端绑着一根坚固的木杈。
仅少数人使用铁钩。
游牧民族的骑兵对套马习以为常,因此在抛掷绳索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一根绳索搭上了关隘。
大月氏士兵迅速攀爬至关隘顶部。
即便大月氏士兵小心翼翼,仍不可避免发出些许声响,最终被秦军察觉。
“有敌来袭!”
秦军士兵高声示警。
然而,城墙上秦军人手不足,大月氏士兵蜂拥而上,占领了城墙,继而越过城墙打开关门。
“杀过去!”
“向前冲锋!”
压抑已久的喊杀声自关隘外响起。
无数大月氏士兵手持武器涌入关隘。
尚在睡梦中的秦军毫无防备,被突袭的敌人斩于血泊之中。
关隘内火光漫天,关隘顶上升起滚滚浓烟。
埋伏于山坳的大月氏部队目睹此景,纷纷抽出腰间兵器。
“锵!”
最前方的部歙候亦拔出佩剑。
“进攻!将眼前之物尽数夺回,所得皆归尔等!”贵霜部的歙候握紧青铜剑,指向狄道关隘。
刹那间,部歙候身后的骑兵高举武器怒吼着发起冲锋。
当晚,驻守狄道的两千余名秦军尽皆阵亡。
而大月氏数万骑兵如潮水般涌来。
凡经过之处,村寨城池无一幸免,惨遭洗劫,浮尸遍野。
……
咸阳城!
初雪降临,大地披上银装。
早朝结束后,嬴政在后花园漫步,赏雪怡情。
近几个月,嬴政过得颇为舒坦。
何以见得?只因苏牧。
短短三个月,苏氏馒头已在咸阳开设两家分店。
每店月入皆为巨款。
如此一来,嬴政府库充盈,生活愈发宽裕。
加之屯田方案已送往各地边关,静待来年春耕时推行。相信不出两年,大秦必将重现繁荣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