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
横财三千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2章 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横财三千万,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燕然山下,匈奴河蜿蜒流淌,滋养这片土地。山后避风之处,无数白色帐篷环绕成巨大军营,绵延无尽。中央矗立着一座金帐,黑金狼旗随风猎猎作响。
帐内弥漫着风干牛粪的气息,却无人在意,皆因习惯已久。陶盆悬于牛粪堆上,盛满沸腾的肉汤与鲜嫩的牛羊肉。众人席地而坐,衣着厚重,正津津有味地啃食骨肉。
主座上,一位体格健硕的中年男子端坐,却未参与进食,而是专注把玩着手中小刀。此人正是新登单于之位的冒顿。
“大单于,东胡王又遣使索取牲畜马匹,我们先前已给予不少,如今大雪封山,再予岂非断自身生路?”说话者为左贤王,他擦净油渍嘴角,目光坚定。
此人为控制东境的东胡部族邻居,与东胡人常年对峙。
左贤王的声音刚落,营帐内的各部小单于与右贤王等人纷纷放下手中的肉食,齐刷刷望向位于上座的冒顿单于。
冒顿身形虽高大,脸庞却略显削瘦,皮肤粗糙得像是历经风霜。这位匈奴大单于自幼命运多舛,父亲头曼对他并不喜爱,甚至在他年幼时便将其送往月氏为质。而就在冒顿抵达月氏后不久,匈奴与月氏爆发冲突,他冒着危险逃离月氏返回故土。或许正因如此,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外界称头曼病逝,但真相是冒顿亲手以弓箭结束了父亲的生命。此刻,冒顿抬起头,目光如鹰般锐利,注视着左贤王。
……
“给他吧,他若索要,就给他。”冒顿语气平静地说。
“给?还给?”左贤王显然没明白冒顿的意思,“我们先前已给予大量牲畜,如今他再度要求,再给的话,岂非让人觉得我们似待宰羔羊?”
左贤王愤慨道:“我族将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挨饿受冻!”
左贤王的怒吼并未让冒顿动怒,反而安抚道:“坐好,我的左贤王,你的部下和你的伤疤都证明了他们的英勇,这长生天和我都看得分明。”
“东方的黑狼旗就是我族战士无畏的象征。”冒顿语气坚定。
听闻此言,左贤王心中怒火稍减,却仍担忧不已。“尊敬的大单于,我一时糊涂失言,请莫见怪。然而,若继续妥协,东胡王定会变本加厉。”
“大秦修筑长城,阻断了我们的游牧之路,生活已然艰难。”左贤王补充道。
冒顿起身,将桌上的肉移至左贤王面前。“来,吃吧。”
“我英勇的左贤王,东胡王不过是一头贪婪的狼罢了。贪婪使他疏忽大意,在他认定我们匈奴已失去草原霸权时,便是他覆灭之时。”
“即便我们现在满足他的所有要求,未来我们也会悉数讨回。”
“而在那之前,只要我的族人尚有一口粮,绝不会让你们的族人忍饥挨饿。”冒顿一边轻拍左贤王肩头,一边说道。
左贤王瞬间领会冒顿之意,低头注视着眼前的羊肉。
他将拳头置于胸前,向大单于致意。
“关于东胡王的事宜暂且搁置,那么大月氏又该如何处置?”负责西部事务的右贤王询问道。
大月氏,乃匈奴世代宿敌。
冒顿眯起双眼,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
“大月氏无需我们费心,留给秦人处理好了。待解决了东胡,他们自然会轮到。”冒顿冷声说道。
在陇西郡边界,隔着一座山便是与秦国有着数百年恩怨的大月氏以及羌族。
大月氏活跃于河西走廊及敦煌一带,为匈奴强敌,曾屡次与匈奴交锋,二者亦是世代仇敌。
除大月氏外,陇西周边还活跃着许多羌族部落。
虽人数众多,但不成气候,仅以小部落形式存在。
此时,距离狄道不远的一处山谷内,隐藏着一支整装待发的骑兵部队。
这支骑兵超过千人,皆为大宛纯血良马。
在这山谷之后,更远处还驻扎着另一支庞大军队。
兵力达数万之众。
从服饰便可判断这些人既非秦人也非匈奴。
营中士兵衣着各异,大致可分几种类型。
如此划分的原因在于大月氏内部同样分为几个主要部落。
休密、双靡、贵霜、蒲犁以及都密。
每个部落的大首领称为翕侯。
贵霜部作为日后被匈奴击败后翻越葱岭建立贵霜帝国的那支,此刻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匈奴内部的问题尚未解决,击败大月氏是在其统一草原之后的事情。
大月氏的部歙候们围坐在中央燃烧的炉火旁。其中一位贵霜部的歙候说道:“此次南下牧马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冒顿继位成为大单于,此人……”
说到这里,他停下看向其他四名歙候:“冒顿早年曾在大月氏为人质,险些丧命。他定会比他的父亲更憎恨我们。因此,一旦他稳定草原局势,必然会对我们发起进攻。在此期间,我们必须壮大自身。”
贵霜部的歙候拔出佩剑插入地毯,其他四部歙候纷纷效仿。
为何变强非要南下牧马?这对游牧民族来说意义重大。大月氏的邻居羌族,原本只是些野蛮的部落,后来一个小部落首领带回了关于畜牧的知识,才逐渐发展起来。游牧民族知识匮乏,不是不愿学习,而是缺乏技术。除了技术,冶金、制盐等知识也是他们所欠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