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物理模型破化学题
扶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物理模型破化学题,高三开学,我觉醒了学霸系统,扶拦,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切进教室,粉笔灰在光束里打着旋儿。
方晴刚在黑板上写完有机反应路径分析题的最后一个结构式,后排放着的蓝色保温杯“咚”地磕在课桌沿。
周明远单手撑着椅背直起身,校服领口被扯得松松垮垮:“这题连我表姐——她可是厦大化学系研二——都得查文献。林砚要是能当场解出来,我就信他是天才。”
他尾音故意拖得很长,目光扫过前排几个交头接耳的同学。
林砚正转着的笔尾在指尖顿住,眼尾微微上挑,像只被逗弄的猫。
他把课本合上推到桌角,站起身时椅腿在地面刮出刺啦声:“那我们就试试。”
实验台前的方晴退后半步,实验服袖口沾着的酚酞试液在阳光下泛着淡粉。
林砚垂眸盯着讲台上的分子模型,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阴影。
大脑里,无数小钩子在记忆库里翻找:上周在图书馆翻的《量子化学基础》,前晚用思维沙盘推演的分子轨道模型,还有方老师上周三提到的“电子转移瓶颈”。
“闭眼。”他轻声说,指尖虚按在太阳穴上。
教室里突然静得能听见吊扇转动的嗡鸣,周明远刚要嗤笑,却见林砚瞳孔深处漫开幽蓝,像浸在冰水里的宝石。
他抓起粉笔转身时,黑板上的轨迹不是传统的化学结构式,而是由无数小点组成的立体网格——那是薛定谔方程的三维投影。
“电子转移不是简单的化学键断裂。”粉笔在黑板上划出尖锐的声响,“它更像……”他突然抬手在空气中虚抓,思维沙盘投射的电子云轨迹在众人眼前流转,淡紫色的光晕裹着跳动的亮点,“像被引力场束缚的粒子,需要计算轨道重叠时的概率密度。”
“这……”唐启山原本背在身后的手突然垂下来,指节抵着讲台边缘,老花镜滑到鼻尖都没察觉。
这位物理教研组长的白衬衫下摆从西裤里松出来,露出洗得发白的蓝布衬,“是将薛定谔方程用于分子轨道计算?你怎么想到的?”
林砚在“电子云重叠区”画了个圈,粉笔灰簌簌落在他虎口的薄茧上:“知识本来就不该被学科限制。”他转身时,阳光刚好掠过他眉骨,把眼底的笃定照得透亮。
林砚的解题思路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深厚的跨学科知识积累之上。
他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切入,将薛定谔方程引入有机化学反应路径分析中,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
他在黑板上画出的不是常规的结构式,而是由无数小点组成的立体网格——这是对分子轨道模型的三维投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