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内应与危机边缘的博弈
一池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内应与危机边缘的博弈,玉枕含珠(古言1v1),一池月亮,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阳的倒戈让顾沉舟掌握了神秘组织瓦解音乐行业的全盘计划,但当组织开始内部清洗时,罗阳成了头号嫌疑目标。顾沉舟必须在罗阳暴露前联合警方发起致命一击,然而行动前夜,罗阳的妻儿神秘失踪了……
城市尚未苏醒,铅灰色的晨霭沉沉压在楼宇之上。顾沉舟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平板电脑冰冷的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物关系图谱与资金流向箭头,最终都指向一个被红圈反复标记的名字——罗阳。办公桌上,一杯早已凉透的黑咖啡映着他眼底细密的红丝。
数月来,他像一张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着那个蛰伏在城市阴影里的庞然大物——神秘势力残余组织。每一次触碰,都带着被反噬的寒意。罗阳,这个组织内部负责关键节点联络的中层,是他从无数碎片中拼凑出的突破口。线索来自一个被遗弃的加密通讯器,一次异常的资金截流,几段被删除后又通过数据恢复得到的、充满怨愤的内部通讯记录。这怨愤,成了撬开铁板的第一道缝隙。
机会稍纵即逝。顾沉舟深吸一口气,拨通了一个经过多重加密、仅能使用一次的通讯频道。电流的轻微嘶鸣在听筒里响起,像某种不安的心跳。漫长的十几秒后,一个刻意压低、带着浓重警惕和疲惫感的男声传来,如同从深水中浮起:“谁?”
“一个能帮你摆脱困境的人,”顾沉舟的声音平稳得如同磐石,精准地切入对方最深的隐痛,“关于你那份被克扣的‘酬劳’,还有本该属于你却被夺走的‘位置’。他们觉得你无关紧要,对吗?”
听筒那头陷入死寂,只有骤然粗重起来的呼吸声暴露了对方内心的剧烈翻腾。顾沉舟耐心等待着,手指在桌面上无声敲击。终于,那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破釜沉舟的狠戾:“……时间?地点?”
“今晚十点,城西废弃的‘信和’纺织厂,七号仓库。只你一人。”顾沉舟报出地点,随即切断了通讯。信任的建立,往往始于共同的敌人。罗阳心中的那份不平与怨恨,此刻就是最锋利的钥匙。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废弃的“信和”纺织厂如同巨兽的骸骨,在月光下投下狰狞的轮廓。七号仓库深处,腐朽的布匹和机油混合的气味弥漫在冰冷的空气中。顾沉舟隐在一排锈蚀的旧纺机后,身体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弓弦,每一个毛孔都在捕捉着黑暗中最细微的动静。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焦虑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心脏。
就在他几乎要怀疑罗阳是否临时退缩时,仓库巨大的铁门发出一声令人牙酸的“嘎吱”轻响。一个瘦削的身影贴着门缝迅速闪入,脚步落地无声,反手立刻将门掩上,动作迅捷得如同受惊的狸猫。他警惕地扫视着黑暗,手一直按在腰间鼓囊的位置。
“罗阳?”顾沉舟的声音从阴影中平稳传出,没有移动位置。
来人猛地一僵,身体转向声音来源的方向,黑暗中只能看到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和紧绷的下颌线。“是我。”他声音干涩,带着长途奔袭后的喘息,“东西带了吗?”他指的是顾沉舟承诺的、能证明其身份和诚意的“信物”——一份足以威胁到组织核心成员、却又能巧妙避开罗阳直接责任的机密文件副本。
顾沉舟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向前迈了一步,让自己暴露在从破窗透入的微弱月光下。他摊开双手,示意自己毫无威胁,目光锐利如刀,试图穿透对方眼中的重重防备。“我知道你在组织里受了委屈,”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敲在罗阳紧绷的神经上,“那份本该属于你的东南亚联络线收益,被周雄(罗阳的顶头上司,组织内负责行动协调的实权人物)以‘风险分摊’的名义截走了大半。还有你妹妹工作调动的事,他卡着不批,就因为你上次会议没附和他的提议,对吧?”
罗阳的身体剧烈地一震,眼中瞬间爆发出被说中心事的震惊和压抑已久的愤怒。这些细节,组织内部也仅有寥寥数人知晓!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死死盯着顾沉舟,仿佛要将他看穿:“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因为我们关注他们,也关注每一个像你一样,被他们榨干价值又随意抛弃的人。”顾沉舟捕捉到他眼底那一闪而逝的动摇,立刻趁热打铁,“他们践踏规则,无视道义,用见不得光的手段操控一切,包括音乐——苏星晚所热爱和奉献的那个世界。我们的目标,是彻底揭露他们的恶行,让一切恢复它本该有的秩序和公平。你,愿意和我们一起,给他们一个真正的教训吗?”
“教训?”罗阳咀嚼着这个词,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那是一种混合着恐惧与极度渴望的矛盾表情。背叛组织的代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周雄的手段有多残酷,那间位于地下三层的“惩戒室”里传出的惨叫,至今仍是他挥之不去的噩梦。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仓库门口的方向,仿佛那里随时会冲出索命的恶鬼。他猛地抬头,眼中是孤注一掷的血丝:“我凭什么相信你?相信你们能对付得了他们?你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多庞大,多可怕!”
“凭这个。”顾沉舟从贴身内袋取出一个微型数据存储器,并未直接递过去,只是让它在掌心反射着一点冷光,“里面是你那份被克扣收益的完整原始账目,周雄签字的指令,以及他通过离岸账户转移资金的路径。还有,你妹妹那份被卡住的、符合所有规定的调动申请,以及周雄私下要求人事主管‘无限期搁置’的录音。这些,足够让他在组织内部也吃不了兜着走。这只是见面礼。”
罗阳的瞳孔骤然收缩,死死盯着那枚小小的存储器,呼吸变得粗重。这些证据,一旦抛出,周雄不死也要脱层皮!他猛地抬头,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一种豁出去的狠厉取代,但随即又被更深的恐惧淹没:“那我的家人呢?周雄就是个疯子!他查到我头上,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我老婆和孩子!你们拿什么保证他们的安全?”
“你的人身安全协议,已经由警方最高级别的线人保护部门备案启动。你的妻子王慧,儿子小宇,此刻已经在我们的安全屋。”顾沉舟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负责转移的是代号‘夜枭’的小组,他们从未失手。行动结束前,你的家人会处于最高级别的保护之下,通讯隔绝,位置绝对保密。只要你提供的信息准确、及时,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将整个毒瘤连根拔起,彻底终结他们的威胁!”他向前一步,目光灼灼,“罗阳,这是你摆脱泥潭,真正保护家人的唯一机会。也是你找回被他们夺走的东西的唯一途径!”
“好!”罗阳从牙缝里狠狠挤出这个字,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身体甚至微微晃了一下。他不再犹豫,一把抓过顾沉舟手中的存储器,紧紧攥在手里,仿佛那是救命的稻草。“我帮你们!但记住你的话!我老婆孩子要是少一根头发,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他眼中是孤狼般的决绝,那是对组织彻底的反叛,也是将自己身家性命押在顾沉舟身上的最后赌注。
顾沉舟的头如同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一般,重重地点了下去,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与对方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那只手在废弃仓库的冷空气中显得有些苍白,但却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对方也同样迅速地伸出手,两只手在半空中交汇,短暂而有力地一握。
这一握,仿佛是两个灵魂的碰撞,在这危机四伏的黑暗中,一个危险的同盟就此结成。
窗外,一片厚重的乌云缓缓飘过,它如同一只巨大的黑手,无情地吞噬着本就微弱的月光。
仓库内的光线随着月光的消失而迅速黯淡下来,黑暗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将一切都淹没在其中。
这突如其来的黑暗,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和不安,仿佛预示着他们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凶险和莫测的变数。
有了罗阳这个打入敌人心脏的“钥匙”,庞大而隐秘的组织结构图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在顾沉舟面前展开。不再是之前模糊的轮廓和零散的猜测,而是清晰到令人心悸的脉络。
“核心决策层是‘五人团’,”深夜的安全屋内,罗阳指着顾沉舟电脑屏幕上标注的几个代号——秃鹫、医生、园丁、钟表匠、信使——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的本能警惕,“秃鹫是首脑,深居简出,决策最终拍板;医生负责技术支持和‘特殊清理’;园丁掌管资金和合法产业洗白;钟表匠制定行动计划和情报网络;信使,就是周雄,负责所有指令的传递、人员协调和……内部‘纪律’。”提到周雄的名字时,罗阳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顾沉舟迅速记录,同时调出之前掌握的一些碎片信息进行关联印证。屏幕上,一条条代表资金、指令、人员流动的线条被罗阳的口述不断连接、修正、补充,最终编织成一张覆盖范围极广、结构异常严谨的巨网。其触角不仅深入金融、地产,更牢牢地嵌入看似光鲜亮丽的音乐产业核心。
“他们的胃口很大,”罗阳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不只是捞钱那么简单。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影响力太大,操控舆论太容易。他们最终目的是要把整个行业的水搅浑,变成他们予取予求的提款机和洗白工具。”他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几份标注着“天籁计划”、“回声行动”、“金音符工程”的文件。
“天籁计划”的内容让顾沉舟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彻骨。计划详尽罗列了数家与组织有隐秘关联的音乐公司内部存在的版权管理漏洞、财务监管盲区。组织将利用这些漏洞,大规模伪造、倒卖音乐版权,制造复杂的版权归属纠纷,目标直指几家现金流充裕、版权库庞大的头部公司。“一旦版权体系混乱崩盘,市场信心必然重挫,他们就能以救世主的姿态,用空壳公司低价抄底优质版权资源,完成收割。”罗阳解释道。
“回声行动”则更显阴毒。文件里是一份长长的名单,列满了近年来崭露头角、风格独特、拥有巨大潜力但背景相对单纯的新兴音乐人。旁边标注着针对每个人的“方案”: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制作其“抄袭”成名作品的“铁证”;雇佣网络水军进行大规模人格诋毁,编造糜烂私生活谣言;甚至指示与其签约的小型公司,在关键上升期制造合约陷阱,进行雪藏打压。“名单上第一个,”罗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就是苏小姐力推的那个独立乐队主唱,陈屿。他们觉得他的民谣摇滚里批判性太强,容易煽动年轻人,而且…他不肯接受他们旗下公司的‘合作’邀约。”
顾沉舟的手指在“陈屿”这个名字上重重敲了一下,屏幕的光映着他眼中翻涌的怒意和寒意。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立刻行动的冲动,指向最后一个代号:“‘金音符工程’?”
“这是他们操控行业话语权、建立长期权威的关键一步。”罗阳的表情变得无比凝重,“目标直指三大年度音乐颁奖盛典。他们通过控制评委、买通主办方核心人员、甚至直接威胁不合作的资深音乐人,意图在最重要的年度奖项上动手脚,让一些名不副实、但与他们深度绑定的艺人或作品登顶。同时,打压那些真正有实力、但不肯向他们低头的音乐人。一旦成功,他们就能树立起行业‘金标准’的假象,彻底垄断荣誉和资源分配,将整个行业的审美和价值评判都捏在手里。”
窗外,城市灯火依旧璀璨,但在这间安全屋内,一种针对整个音乐行业根基的系统性、毁灭性阴谋被彻底揭开。顾沉舟感到一股沉重的压力压在肩头,也有一股冰冷的火焰在胸中燃烧。时间,从未如此紧迫。
就在顾沉舟从罗阳处获取核心情报的同时,另一条战线——对抗网络上汹涌恶意的战斗,在苏星晚坚韧的支撑下,也终于迎来了曙光。
苏星晚工作室的声明不再是单薄的澄清,而是化作了一柄柄精准的法律之剑。顾沉舟提供的证据链,此刻被经验丰富的律师团队运用到了极致。那些隐藏在虚拟Id背后肆意造谣的水军账号,其真实身份、收款记录、与特定营销公司乃至竞争对手的通讯往来,被一一锁定,整理成无可辩驳的证据卷宗。
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那些躲在暗处的操纵者脸上。起诉对象不仅包括那些收钱办事的网络打手,更直接指向了背后几家被查实参与恶意竞争的经纪公司。诉状措辞严厉,要求巨额赔偿并公开道歉,态度强硬,不留任何和解余地。
与此同时,沉默的力量开始汇聚、发声。那位曾与苏星晚在慈善音乐会上合作、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秦老,在一场公开的艺术座谈会上,面对媒体镜头,语气沉痛而坚定:“星晚这孩子,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她的才华,她的努力,她对音乐那份纯粹的赤诚之心,圈内人有目共睹!现在网络上那些污言秽语,简直是艺术界的耻辱!是对所有认真做音乐人的侮辱!我老头子今天就把话放在这儿,我相信苏星晚!支持她拿起法律武器,扞卫自己的清白和尊严!” 秦老的发言铿锵有力,视频瞬间在网络上疯传。
紧接着,一位曾与苏星晚在选秀节目中有过交集、以耿直敢言着称的摇滚前辈“黑豹”郑岩,在个人直播中直接开炮:“扯淡!全是tm的扯淡!说星晚靠后台?靠炒作?你们是聋了还是瞎了?她那嗓子,她那创作,是能炒作出来的?背后搞鬼的孙子们,有本事别缩着,站出来跟你郑爷我当面锣对面鼓地练练!支持星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他的仗义执言,带着摇滚人特有的火爆和真性情,在年轻粉丝群体中引起巨大共鸣。
更令人动容的是来自粉丝群体的自发力量。那个名为“星光守护者”的粉丝后援会,在最初的混乱和心痛之后,迅速组织起来。他们不再仅仅是无助地控评或哭泣,而是发挥出惊人的行动力。一批精通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的粉丝自发组成“真相解码小组”,夜以继日地分析那些恶意帖文的传播路径、时间节点、语言模式特征,制作出清晰易懂的对比图、时间线梳理和逻辑漏洞分析报告。
这些带着粉丝热忱与专业精神的“民间报告”,在各大社交平台被广泛转发。没有谩骂,只有冷静的举证和理性的呼唤。一篇题为《十问造谣者:逻辑漏洞与证据链缺失全解析》的长文,更是被官媒旗下的网络平台转载,影响力巨大。
哇塞!快看呐!这才是真正的粉丝啊!他们可不是只会空口说白话,而是用实实在在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再看看另外一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一方是毫无根据的胡乱泼脏水,而另一方则是摆事实、讲道理,用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说法。这两者之间的对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所以,我们必须要坚决支持苏星晚维权!网络绝对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不能在这里肆意妄为、胡作非为!我们要让那些恶意造谣、抹黑他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越来越多的路人被这种有理有据的“粉丝行动”所打动,舆论的风向如同退潮般开始发生显着转变。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恶毒标签和谣言,在确凿的证据和汇聚的正义之声面前,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迅速消融、溃散。虽然仍有零星的负隅顽抗,但主流的声音已经重新回到了对苏星晚才华的肯定和对网络暴力的谴责上。
当苏星晚坐在工作室里,看着屏幕上那些由粉丝自发制作的、逻辑清晰、充满力量的辟谣贴,看着前辈们掷地有声的支持话语,看着舆情监测软件上那代表负面声量的曲线一路下滑,她疲惫却明亮的眼中,终于泛起了一层温热的水光。她拿起手机,登录久未发声的社交账号,只发了简单两个字,配上一张工作室窗外透进来的阳光照片:“谢谢。”
然而,风暴的暂时平息,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暗流在深处加速涌动。就在顾沉舟和苏星晚各自为战,并开始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候,那个蛰伏于阴影中的巨兽,终于嗅到了巢穴内部那丝不寻常的“异味”。
组织的“五人团”从未放松过警惕。一次看似偶然的、针对外围某个洗钱渠道的例行“审计”,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微小的异常——一笔本该通过复杂路径汇入某个离岸账户的款项,在某个中间环节被极其巧妙地延迟了数小时。延迟本身并不足以引起警觉,但负责“审计”的“园丁”手下的精算师,在核对时间戳和操作日志时,发现那个时间点,负责该环节操作的后台权限曾有过一次极其短暂、几乎无法被常规系统记录的异常访问。访问来源的物理地址,指向了组织内部一个中等级别的通讯节点。
这个微小的“异常”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在组织严密的情报网络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园丁”那张常年挂着温和商人笑容的脸第一次沉了下来,他立刻将情况直接报告给了首脑“秃鹫”。
“秃鹫”的反应异常平静,甚至没有从他那张宽大的、背对着落地窗的皮椅上转过身,只有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响起:“查。内部,所有人。尤其是……近期与外部有过非正常接触,或者对分配流露出不满情绪的。重点,放在‘信使’那条线上。” “信使”周雄,正是负责所有指令传递和内部协调的关键人物,也是罗阳的直属上司。
“医生”的技术团队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高速运转起来。所有核心成员的通讯记录(包括那些自以为删得干干净净的)、近期行踪轨迹、资金账户的细微变动、甚至内部通讯平台上的关键词触发记录,都被调取出来,放入强大的关联分析系统进行地毯式筛查。任何一点微小的、不符合“常态”的蛛丝马迹,都会被算法无情地捕捉、放大、标红。
压力如同无形的山峦,首先重重压在了负责内部“纪律”的周雄身上。“秃鹫”的命令直接而冷酷:“三天,我要结果。找不到那只老鼠,你自己进去(指组织的惩戒室)清醒清醒。”
周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和暴怒。他像一头被逼到悬崖边的困兽,双眼布满血丝,将手下负责监控和内部审查的精锐力量全部撒了出去。组织内部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人人自危。昔日还算正常的同事交流变得小心翼翼,眼神躲闪。办公室的角落里,茶水间里,甚至洗手间内,都仿佛安装了无形的监控探头。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纪律组”冰冷的目光和盘问。
罗阳,作为周雄手下负责关键外部联络、近期又因利益问题与周雄发生过数次公开争执的中层,毫无悬念地成为了重点“关照”对象。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办公室门口“路过”的同事次数明显增多;自己开车离开公司时,后视镜里那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已经连续三天出现在相同的路段;甚至他习惯去的那家小餐馆,角落里的陌生面孔似乎也多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