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星火重燃的铁血征程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星火重燃的铁血征程,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京城的夜色,如墨般浓重,却掩不住延禧宫的灯火通明。
赵翊伫立在窗前,手中紧紧攥着各地军区的请战奏书,每一份都仿佛有千钧之重。
窗外,更漏声滴答作响,却丝毫无法扰乱他的思绪,他的目光,透过纸页,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热血沸腾的百姓,看到了无数双渴望战斗、渴望建功立业的眼睛,直到这一刻,他知道她之前所做出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因为他真正唤醒因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而丢失的汉人的民族脊梁的“精魂”。
宋太宗那两次刻骨铭心的“北伐”,如同两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大宋的历史长河中。
公元979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却又布满阴霾的年份。
刚刚平定北汉的宋军,士气正盛,宋太宗赵光义意气风发,亲率大军,直指幽云十六州。
彼时,大宋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在高梁河畔,辽军如鬼魅般出现。
那一日,高梁河的水,映照着血色残阳。
辽军骑兵的铁蹄声,如惊雷般响彻天地。
宋军虽奋力抵抗,但在辽军骑兵的冲击下,渐渐陷入混乱。
宋太宗亲临战场,试图鼓舞士气,却不幸中箭受伤,不得不乘驴车仓惶南逃。
这一战,宋军遭遇重大失败,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原本高涨的士气瞬间跌入谷底。
时光流转,公元986年,宋太宗再次燃起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希望。
这一次,他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向辽国进发。
东路军由曹彬率领,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西路军则由潘美、杨业统率。
起初,三路大军进展顺利,连连告捷。然而,东路军因贪功冒进,在岐沟关遭遇辽军主力,一败涂地。
东路军的溃败,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
中路军和西路军被迫撤退。
在西路军的撤退过程中,杨业力战而死,更是让宋军士气遭受重创。
这第二次北伐,再次以惨败告终。
从此,宋太宗收复幽云十六州的美梦彻底破碎,大宋也不得不放弃主动进攻的策略,转而采取守势防御政策。
这一守,便是几十年。
长期的防御保守政策,如同一剂慢性毒药,渐渐侵蚀着大宋的根基。
军人不再以开拓疆土、建功立业为理想,“敢战、可战、能战”的勇气在岁月的消磨中渐渐消逝。
曾经保家卫国的热血,被“中庸”思想所取代,变得畏缩不前。
百姓们也不再有参军的热情,不再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
这导致了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结果:当童贯率领着几十万西军精锐,面对已被金兵击溃的几千辽军时,竟然一触即溃,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如潮水般败退。
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惨败,更是一场民族的耻辱,是刻在大宋历史上难以磨灭的伤痛。
赵翊自掌军以来,便深知这种风气必须改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