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亢奋的两方文明
一天一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章 亢奋的两方文明,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一天一万,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有在关于寿命的话题上继续深入,
双方文明在现阶段都默契的,没有再继续提起这相关的事情,
在按照预定流程,继续参观完这座木卫三星际城市内的高校之后。
双方文明这次会面就来到了正题。
这座高校,仅仅就只是双方会面流程中选择的一个交流地点。
这场关于理论领域的交流,本质上是在这所高校内,还是在这座星际城市的某个会议室里,都没有太大关系。
顶多,就是高校的氛围,算是比较契合这种学术和理论交流。
在这座高校的一间类似于礼堂的室内停下来过后,
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代表团这边,都将重心放在了这次理论交流本身上。
鉴于这次双方文明会面流程是提前就已经双方沟确定好的,
所以,双方文明代表团内,其实有不少都是理论物理以及数学等领域的重要学者,核心研究员。
像人类文明代表团这边,虽然是由011研究所负责人邱以明教授领头,但实际上,代表团内,还有大量负熵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负责人。
两个文明这次物理和数学领域的理论交流,也将由这些核心研究院,学者直接参与。
当然,在场,代表团的这些核心研究员也就只是明面上,
实际上,不管是人类文明这边,还是斯托文明那边,
这次交流的全过程都是实时传回各自文明后方的,
在需要的时候,两个文明的所有相关研究员,学者,都是这次理论交流的参与者,
这就是一场文明层面的理论交流。
……
在这次,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会面中,最重要的环节。
秦裕作为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自然也是全程关注了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物理和数学领域理论交流的进行。
除了由直接从木卫三传回的现场画面一样,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也同时将从斯托文明获得的一切理论,交流中获取到的信息,汇总后实时传回了地面。
整个物理理论与数学领域的交流,
是从粗浅,或者说比较经典,基础的层面开始的。
双方文明的研究员,学者,表现地都很谨慎。
虽然这种理论交流,学术交流最好是双方文明完全敞开,无所保留的交流,效果大概最好,
但,双方文明之间,实在是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信任。
在双方文明此前在这相关领域没有太多接触,太多交流的情况下,
双方文明都不太清楚,自己文明手里掌握的哪一部分知识和理论,对另一方文明有着巨大价值。
同时,必须要考虑,己方文明手里最大的筹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扔出去之后,
另一方文明还会那么‘善良’的,向己方文明敞开交流中还未提到的相关内容吗?
对人类文明是这样,对斯托文明同样是这样。
所以,双方文明都是先一点点尝试着,试探性的给出一些己方文明物理领域和数学领域的理论知识,
基本就跟来回挤牙膏似的,你挤一点,我挤一点,随时判断要不要暂时更换正在交流的理论和问题。
不过,
很快,随着双方文明代表团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和逐渐深入,
双方文明代表团中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们,明显都变得有些亢奋起来。
因为就如同预想的一样,
随着交流的深入,提及到的理论知识涉及愈加广泛,
很快,双方文明就都在交流中,听到了,看到了,自己文明此前不曾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研究思路。
对于人类文明代表团内的一众数学家,物理学家,学者们来说,
已经有不少次,斯托文明提出的理论,让他们第一时间竟然都有些脑子转不过弯来,
但紧跟着,顺着斯托文明给出的,一种区别于人类文明内已有思路的,全新思路思考下来,
一下就像是脑子里,思维中,像是有块此前从未发现过的地方,竟然被照亮了。
要知道,能够作为此刻代表团的成员,被从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筛选出来,他们本身就已经是人类文明相关领域的权威,沉浸相关领域研究许多年,也有着各自的研究成果。
但此刻,依旧有一种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
斯托文明提供的这些理论,这些思路,在从斯托文明这里听到之前,他们竟然从来没有发现过它存在?
这种像是突然在思维中打开一扇新大门的感觉,怎么能够不让人亢奋。
而反过来,此刻斯托文明中的相关领域学者们来说,感觉也是差不多。
有不少斯托文明学者头顶的‘响角’,都在微微颤动,这是他们情绪激动的外在表现的。
同样的,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一些很寻常的,显然的,显而易见的,已经很成熟的理论知识,
对于斯托文明来说,也可能是从未见过的。
通过这逐步逐步的交流,
双方文明的研究人员都能够明显感觉到,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思维逻辑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让双方文明虽然都算是发展到了恒星级文明阶段,
但依旧有许多理论上有差异。
它并不是说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就像是,此刻交流中,
两边的数学家,都提到了两个文明都已经解决的一个命题,
但即便是同样解决了这个命题,
交流时却发现,两个文明完全使用了两种方法,证明和解决了这个命题。
而两条解决同一个命题的路径,都是对的。
两个思路结合起来,对于那个已经解决了的命题,双方文明就又在有了新的认知。
而同样一个方法,一个数学工具,在斯托文明手里,可能只是解决了先前那一个命题,
此刻人类文明得到知道,却发现,对于另一个问题也能够发挥作用,
但斯托文明却没有认知到,甚至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反之亦然,
这大概就是双方文明之间理论交流的意义。
如果真得要用一句话概括此刻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两边研究员们的心情,
大概就都是,
“这个问题,还能够这么想?这么解决?”
顶多就是,
斯托文明此前已经经历过这种时刻,
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还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
而双方的理论交流进展到这一步,自然是愈加热烈了起来。
如果说,
平日里研究员们各自对各自领域的研究,就像是在真理的海洋上寻找一个特殊的贝壳,
那现在的状态就是,猛然发现,身后还有一片海。
……
事实上,别说是在双方文明交流现场的研究员了,
就是在后方对交流过程关注着的秦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