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自然行不通
生者为过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自然行不通,港片:黄金肾斗士,端大嫂,生者为过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Edward,听说你给你的马起名叫大展宏图?”
一群人走了进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他笑着说道:“我的飞鹰可不会让给你。”
“颜董!”
这个人显然地位不低,刚一进门,黎永廉、蔡元祺等人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颜董的飞鹰也参赛了。”
“三号位!”
颜董看了一眼陆尘,说:“原来是陆先生也来了。”
姓颜,身份显赫,又爱赛马,那肯定是颜成坤家的人。
陆尘心里迅速转着念头,这个人这个年纪,应该是颜成坤的长子颜杰强。他稍微点头道:“原来是颜大少。”
颜杰强眉头一皱,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大少”,毕竟他都五十多岁了。
不过说话的是陆尘,他是客家帮的老大,跟潮州帮也没什么交情。
颜杰强只好说道:“怎么?陆先生也养马参赛?”
包厢里的气氛顿时有点尴尬。
大家都清楚,陆尘崛起得太快,还没来得及加入粉岭高尔夫球会和马会,而这两个地方可是上流社会的门槛。
黎永廉赶紧打圆场:“颜董,陆先生是看我面子来看看我的马的。”
颜杰强哈哈一笑:“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能跟陆先生比一比呢,可惜了。”
“你不行。”
陆尘想起以前的事,他曾收到手下密报,说鲨胆彤可能跟颜成坤有勾结,但因为自己动作快,那个计划就变成了笑话,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他现在说道:“论身份,你不过是个中巴的监事。”
“论地位,现在潮州帮早就没有苦力馆了,你也接不了颜老先生的江湖地位。”
陆尘神色平静地说:“你不够资格。”
他说的没错!
真要比较的话,也只有巅峰时期的颜成坤才够资格跟陆尘一较高下。
颜杰强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冷哼一声:“年纪轻轻嘴还挺利索的,黎律师,希望你能有个好成绩。”
“走吧。”
等颜杰强一走,黎永廉立刻说:“陆先生,颜董的马,每季都很少落败。”
陆尘微微点头:“这么多年了,中巴的市值也就十来亿,也就只能搞点赛马玩玩。”
他冷哼一声:“有钱去养马,却舍不得给员工加钱,颜家也就这样了。”
罗耀明终于逮到机会,
之前,
他一直觉得自己像个透明人,
立刻接话道:“颜家不思进取,交通咨询委员会一直建议让英国的联合海外运输公司接手中巴。
虽然相江府衙没同意,但中巴再这么下去,股民肯定会有意见。”
陆尘说:“罗总倒是有点眼光。”
其实,
颜家根本就没心思好好经营中巴了,
比起中巴来说,地产更有意思。
邵老六也是这么想的,
他现在正把手上那些以前拍电影用的场地慢慢改建成大楼。
因为这个,
相江能用来拍戏的地方越来越少,租金也飞涨,
到了后来,
剧组都很难在相江找到合适的拍摄地,只能跑到内地去了。
黎永廉等人心里一沉。相江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一代版本一代神,一代新人换旧人!开埠一百多年来,
相江的豪门一直在变,
还没有哪个家族能真正和相江共存亡。要说有这个势头的,
也就是以前的利家,
因为他们早就定下以租代售的策略,
再加上选中了铜锣湾。
至于颜家,也曾风光过一阵子,
颜家的祖先曾是本地苦力馆的头目,管着大部分潮州苦力,
后来到了颜成坤手里,转行做公共交通。
在颜成坤的带领下,
颜家拿到了相江区巴士的独家经营权,中巴有498辆巴士,
年载客量从4612万人次增加到1.86亿人次。
当时相江人口最多,
对相江府衙来说,
中巴在解决战后市民“行”的问题上起了很大作用。
颜成坤也因此成为相江正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先是当上了立法局议员,
后来又进了相江府衙最高权力机构行正局,
兼任立法局首席议员,
直接参与战后相江重建和发展的许多重大决策。
期间,
颜成坤还先后获得了鹰女王颁发的obE和cbE勋章,
真是红得发紫!
当时能和他齐名的,也就是东莞帮的周锡年爵士和宝安派的周寿臣爵士。
不过,
那又有什么用呢?
先是红极一时的周锡年因为立场问题得罪了总督,
结果他的牛奶公司被置地公司强行收购。
接着是这个颜成坤,
进入70年代后,
市民们开始强烈要求中巴改善服务质量,
比如说换上新的巴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结果颜成坤却坚持认为市民只需要便宜的巴士服务,
根本没意识到现在港人的收入已经大幅提高,人家买得起。
由于颜成坤的坚持,中巴的车辆老旧、班次少、总部大楼破旧没人修,
导致很多市民宁愿坐小巴也不愿坐中巴。
因为中巴属于公共事业,它的破败形象也影响了相江的整体形象,
许多议员对此都颇有微词。
更严重的是,颜家对旗下员工非常小气。
一直以来,中巴的员工都在抱怨薪酬和福利太差,
每年只能拿到半个月工资的年终奖。
干满20年的巴士司机,月薪只比新来的司机多1000元。
干满30年退休的员工,退休金也只有2万元。
中巴为员工设置的休息站,甚至连水电都没有。
带头这么做的就是颜家的当家人颜成坤,
这个老东西对中巴在员工福利上的花费特别敏感,
尽管年纪大了,但每年都要亲自参加和劳方讨论薪资调整的闭门会议,
有时候甚至为了两毛钱的调整也要争上半天。
这也就是陆尘嘲笑颜杰强的原因,
或者说,老一辈的大亨之所以落寞,
就是因为一直用五十年代的眼光看今天,
却不明白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已经变了。
“算了,不说这个。”
陆尘说道,“大状,今天是你大展拳脚的时候,我看好你。”
黎永廉连忙说:“有陆先生鼓励,我真是信心满满。”
他朝蔡元祺使了个眼色,
蔡元祺这才上前说:“黎Sir,恭喜你,陆先生都开口了,我看你肯定要大展宏图。”
黎永廉哈哈一笑:“那我就借陆先生这句吉言了。”
“陆先生,蔡Sir可是差佬里的高手,之前在伦敦培训了一整年。”
陆尘笑着说:“看来,差佬的未来就靠蔡Sir了。”
相江差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如果要提拔某个差佬进入高层,
通常都会送他去海外进修。
进修地点主要是伦敦或者苏格兰场!
只要出去过的人,大多正治可靠、积极上进,
回来后往往也能成为关键人物。
这一套制度有点像内地的地方培训班,
目的是加强联系,让下属更贴近伦敦。
这套方法在英国人统治相江时很有效,
去伦敦的高级差佬一个个都发誓效忠女王。
就拿眼前的蔡元祺来说,
陆尘心里清楚,
他只忠于权力!
蔡元祺连忙说:“我看报纸的时候,只要是陆先生相关的新闻,我都是逐字不漏地看。”
“陆先生,你可是我的偶像。”
陆尘笑着说:“字写得不好,就不签了。”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开始了!”
黎永廉难得有点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