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需求特别大
生者为过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需求特别大,港片:黄金肾斗士,端大嫂,生者为过客,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几年江湖上因为警方解散了反嘿组,势力发展得很快,但要让他们跟鲨胆彤这样的大人物对抗?
没几个人敢这么干。
陆尘不但敢,还赢了,
光是这一点,就让在场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陆尘哈哈一笑:“不管怎么说,聂先生这份情我记着。”
虽然聂傲天性格古怪,但在江湖上的地位极高,年纪又大,
正应了那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陆尘特意陪着聂傲天喝了三杯,才和其他人碰杯。
“陆先生。”
找机会的串爆主动敬酒:“惊云让我转告您一句话,说他以前有眼无珠,还请您别往心里去。”
“本来他想亲自来,可惜不太方便。”
串爆解释道:“他之前已经去了内地,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陆尘笑着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咱们把它当嘿板上的粉笔字一样擦掉。”
那时候陆尘在江湖上还没什么名气,而惊云是和联胜深水埗的堂主,
人家怎么会把他放在眼里?
陆尘是过来人,他知道,只有在平等的情况下,利益才能最大化,否则就像天平一样,
哪边重就往哪边倒。
串爆佩服地说:“陆先生真是肚量大,能撑船。”
“难怪事业能做得这么大,我们真的比不上。”
他又接着说:“惊云说了,以后陆先生那家戏院,绝对没人敢动。”
陆尘语气温和:“我这个人做事一向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那家戏院,到时候还得请他多关照。”
“至于条件,还是按照以前那样。”
串爆感慨:“陆先生,这怎么好意思呢?”
以前陆尘没什么名气,自然要按江湖规矩办事,
现在他已经是名震四方,却依然守规矩,旁边的人一听,都感到震惊:“陆先生真讲究。”
陆尘摆摆手:“规矩就是规矩。”
在他还没得势的时候,最喜欢打破规矩,
现在他的地盘稳固了,反而开始维护规矩了。
“今天各位老大来,给足我面子。”
陆尘轻描淡写地说:“后面我这边有几个项目要动工,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做。”
“虽然辛苦点,但比较稳。”
中英协议已经签了,人心也逐渐安定下来,
接下来就是相江经济腾飞的时候。
而根据中英协议的规定,
在相江回归之前,为了防止英国人在撤离前大规模卖地套利,
就规定在1997年前每年只批五十公顷土地上市。
其中有一半的收入还要留给未来。
其实,
50公顷这个数字是中方经过大量时间和调查才确定下来的,
在此之前,
相江每年上市供应的土地也就是50公顷左右!
所以,
中方的意见非常合理,
并不是一时冲动想出来的。
问题是,
市场并不这么认为……
资本看重的是噱头……
这几天本港新闻最热闹的,除了东皇号的事情之外,
还有各路专家对中英协议的解读。
其中市民最关心的就是地产方面的规定。学者们指出,
每年只限售50公顷土地,
意味着本港未来十几年的地产供应将出现不足。
简单来说,
房价会上涨!
这些消息在街头巷尾传得沸沸扬扬,
让港人蠢蠢欲动。
陆尘看报纸的时候发现,和地产相关的数据确实在上升,
比如地产股就出现了上涨……
同时,
相江府衙也很狡猾,
已经宣布将在年后进行土地拍卖,
而且搞得动静很大!
像长实、新世界、新地、恒地、信和、太古等大地产公司都表示要参加竞拍,
场面之大,
是近几年少有的!
嗯,
陆尘也准备参与竞拍。
没错,
陆某人现在已经有地产业务了。
比如会徳丰旗下的置业信托,
那是正规的以地产开发和收租为主的上市公司。
还有大酒店集团,
除了开酒店外,
也涉足地产开发。
再加上陆尘手里掌握的华置,
本来就是地产公司,
只不过它是自己开发、自己经营……
说起来,
陆某人现在手里的物业还真不少,
他粗略算过,
目前自己手中的物业面积已经超过1300万平方英尺,
和置地不相上下,
只比长实稍逊一筹。
不过,
这里面也有差别,
因为像会徳丰这些集团的主营业务并不是地产,
而长实在李黄瓜的管理下,
已经变成了以地产为主的企业。
大家高兴地说:“陆先生,这……这怎么好意思?”
目前相江的权力机构已经很明显了,
马会、汇丰、地产商、相江府衙。
能帮地产商做事,
等于拿到了金饭碗,
稳稳当当。
“一家赚不如大家赚。”
陆尘温和地说:“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够赚钱。”
地产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离不开或者和社团有关,
比如前期的收地、平整、土方等等,
再到后面的销售、装修之类的。
什么?
销售也跟社团有关?
当然有关!
港人辛苦一辈子就为了买一套房子,
为了买房,
恨不得全家一起上阵。
简单点说,
相江的地产其实是卖方市场。
地产商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楼还没盖好,楼花就已经卖光了。
既然这么好卖,自然有人动歪脑筋。
最开始的时候,是中介和普通买家发现,通过走黄牛路线可以赚大钱。
因为相江的新房特别抢手,每次开盘,售楼处前都排起长队,很多港人没时间排队,就算去排队,也未必能排上。
于是,黄牛就出现了!
这些人专门负责排队,拿到号后立刻加价转卖,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
这利润实在太高,连一些嘿帮势力也忍不住插手进来。
每次有大型楼盘开盘前,当地的嘿帮都会为了排队资格而火并,有时候即使分出了胜负,在排队时还是闹出大事。
比如说今年在金钟地铁站上面建的物业,开盘时就发生了争抢排队号的事情,结果还引发了凶杀案。
按理说,黄牛党频频惹事,应该被打压才对。
但其实不然,各方对黄牛的态度都很复杂。
比如普通市民,表面上应该讨厌黄牛,但很多人其实又离不开他们,因为没有黄牛,他们根本买不到心仪的房子。
而对于地产商来说,黄牛在维持市场方面其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他们间接稳定了市场,也承担了一部分风险。
所以,地产商一直默许甚至支持黄牛的存在。
既然这样,陆尘没必要跟大家对着干,反正黄牛少不了,而且黄牛还跟各个嘿帮有关系,他为什么不顺势拉拢洪兴和其他帮派的人呢?
这话一说,包厢里的人都露出恭敬的表情。
本来大家敬的是陆尘有钱有势,现在敬的是陆先生成了他们的财神爷,态度自然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