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阳泉市《城区》
学海无涯乐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阳泉市《城区》,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学海无涯乐作舟,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阳泉市城区,作为阳泉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现代气息。城区位于市境中部偏南,西与矿区相邻,东、南、北均与郊区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0′-113°33′,北纬37°50′-37°52′ ,东西最长处约10.5千米,南北最宽处约10千米,总面积55.88平方千米。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阳泉市城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旧石器时代中期,这里便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的文物就是有力的证明。春秋时期,今盂县地有仇犹国,虽地处一隅,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其因晋国智伯献钟计谋而灭亡的故事,成为“贪小失大”这一典故的来源,警示着后人。
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属赵,见证了赵国的兴衰荣辱。秦统一六国后,城区归属于太原郡,开始纳入大一统王朝的行政管理体系。西汉初,在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这是阳泉地区最早的县级建制,开启了区域行政管理的新篇章。东汉时,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三国时期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在政权更迭中不断发展演变。
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历经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的统治,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在这里频繁发生。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隋代在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后废;在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唐代初期,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五代时期,这里又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城头变幻大王旗,却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丰富的历史色彩。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金代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元代,城区属冀宁路。明代,盂州降为县,与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
近代以来,阳泉城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世纪初,随着阳泉采掘业、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这里逐渐兴起。清光绪三十一年,正太铁路铺设到此并设阳泉站,从此,阳泉站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至解放前夕,阳泉站区尚不足1平方千米,街道总长也仅1千米有余,总人口不足两万人。1947年5月2日,阳泉解放,随后设阳泉市。市下设一、二、三区党的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同年7月,一、二区合并为一区(现城区前身),先后改称阳泉镇、三区、站上区,至1969年1月称城区至今。
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如隋代的许世绪,他助力李渊建立唐朝,因功受封真定郡公,其英勇与谋略为后世所称道。近代以来,阳泉城区作为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数英雄儿女在这里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乡镇简介
城区下辖义井镇。义井镇位于阳泉市城区东南部,是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镇常住人口约人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城区与周边地区的重要纽带。义井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内的大阳泉村,是一座拥有1600年历史的古村落,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如石家大院等,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晋东民居特色,展现了当时的建筑工艺和社会风貌。村里的街道布局规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义井镇的经济发展也独具特色。农业方面,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为城区居民提供了新鲜的农产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义井镇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如小河村,通过“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理念,保留了70%的晋东民居建筑肌理,同时配备智能家居系统,打造高端民宿体验。村里还引进了陶瓷大师古林子的傩面具作坊等,成为游客打卡点。此外,义井镇还积极发展工业和商业,拥有多家企业,涉及机械制造、建材等多个领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必游景点
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位于阳泉市城区西南部的狮脑山上,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而修建。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狮脑山战斗是百团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路军战士在这里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重创日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纪念碑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长227米的长城组成,气势恢宏。主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寓意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定决心。碑身正面刻有彭真同志的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三座副碑分别反映了百团大战的三个阶段,上面刻满了战斗的场景和英雄们的事迹。大型圆雕展现了八路军战士冲锋陷阵的英勇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面。登上狮脑山,不仅可以瞻仰纪念碑,缅怀先烈,还能俯瞰阳泉城区的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狮脑山森林公园
狮脑山森林公园与百团大战纪念碑相依相伴,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植被茂密,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阳泉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山上有许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优美。沿着登山步道漫步,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山顶,设有观景台,可以俯瞰阳泉城区的美景,桃河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而过,城市建筑错落有致,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公园内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和餐饮服务点,为游客提供便利。
南山公园
南山公园位于阳泉市城区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公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景色十分宜人。公园内设有动物园、游乐场、植物园等多个区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动物园里有各种珍稀动物,如东北虎、非洲狮、梅花鹿等,可以让游客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游乐场里有过山车、摩天轮、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充满了欢声笑语,是孩子们的乐园。植物园里种植了各种奇花异草,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开放,让游客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美术馆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
桃河公园
桃河公园位于阳泉市城区中心,依桃河而建,是一座以河流景观为特色的公园。桃河是阳泉的母亲河,发源于阳泉西北25.5千米处的寿阳县东南的土统岭,由西向东横贯市区,在娘子关镇的磨河滩村与温河相汇合。桃河公园内河水清澈,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沿着河边漫步,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河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公园内还设有一些休闲设施,如长椅、亭子等,供游客休息。此外,桃河公园还是市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好地方,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许多市民在这里跑步、散步、打太极拳等。在夏季,桃河公园还会举办一些水上活动,如划船、游泳等,为市民带来清凉和欢乐。
四、古刹、寺庙、道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