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厦门炮台哑火案
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厦门炮台哑火案,耕种姨妈肥沃的土地精彩章节概括,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黎明前的厦门港笼罩在浓雾中。李辰浩站在南炮台的垛口前,咸腥的海风夹杂着硝烟味扑面而来。三天前,他接到密报南下查办一起军械弊案,却恰逢英国军舰\"海妖号\"悍然闯入海港,一场本该一边倒的防御战,竟演变成大清的奇耻大辱。
\"大人,都清点完了。\"水师把总王勇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二十门红夷大炮,只有三门能打响。\"
李辰浩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昨日那场战斗历历在目——英舰耀武扬威地驶入主航道,炮门全开,赤裸裸的挑衅。厦门水师紧急应战,可第一轮齐射就出了问题:有的炮弹刚出膛就炸裂,有的干脆哑火,更有甚者,炮管直接爆裂,当场炸死三名炮手。
\"带我去看那些哑火的炮弹。\"
弹药库内,李辰浩撬开一枚未爆的炮弹,里面流出的不是火药,而是沙土和木屑的混合物!他又连续撬开几枚,情况如出一辙。
\"岂有此理!\"王勇怒不可遏,\"这些炮弹都是去年新配发的,账册上明明写着'精制开花弹二百枚'!\"
李辰浩沉默地拿起一枚实心弹,在手中掂了掂,重量明显不对。他命人取来铁锤,亲自砸开——弹壳内竟是蜂窝状的劣铁,中间灌了铅增重!
\"把炮管也检查一遍。\"
检查结果更令人心惊。号称\"新铸\"的红夷大炮,炮管内壁布满锈蚀孔洞,像被虫蛀过的木头。李辰浩用铁丝探入一个孔洞,竟轻松穿透炮管壁——这哪是杀人利器,简直是自杀凶器!
\"大人...\"一个满脸炮灰的老兵颤巍巍走来,跪下就磕头,\"小的张铁锁,守这炮台四十年,从没见过这等事啊!\"
李辰浩扶起老人:\"老丈请起。昨日是哪三门炮打响了?\"
张铁锁引他来到炮台西侧,指着三门锈迹斑斑的老炮:\"就这三门万历年间的老家伙。新炮都是样子货,只有这些老伙计还能用。\"老人抚摸着其中一门炮身上的铭文,老泪纵横,\"昨儿要不是它们,洋人的船就直接开进港了!\"
李辰浩细看那三门老炮,虽然外表陈旧,但炮管锃亮,保养得宜。与那些\"新炮\"形成鲜明对比。
\"张老丈,这些新炮是何时所铸?\"
\"去年八月,闽浙总督郑大人亲自验收的。\"张铁锁压低声音,\"当时小的就发现不对劲,可刚说了两句,就被管带打了一顿军棍。\"
离开炮台,李辰浩直奔厦门水师衙门。衙门内一片混乱,书吏们抱着账册东奔西跑,见他进来,纷纷低头避让。水师提督陈璘正在大发雷霆,几个千总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陈提督。\"李辰浩拱手道。
陈璘见是他,勉强压下怒火:\"李大人,你都看到了。这...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李辰浩直入主题:\"下官需要查阅去年军械采购的所有账册。\"
账房内,李辰浩与王勇花了整整一天核对账目。账面上一切完美:精铁两千斤、硝石五百斤、硫磺三百斤...每一项都有经手人签押,甚至还有闽浙总督郑国忠的验收大印。
\"太完美了,\"李辰浩冷笑,\"完美得不真实。\"
他注意到所有采购都通过一家叫\"福隆号\"的商行完成。而这家商行的东家,据王勇打听,是总督府师爷的小舅子。
\"大人,\"王勇突然压低声音,\"听说郑总督已经知道您在查案,正从福州赶来。\"
李辰浩并不意外。如此巨额的军费贪腐,必牵涉高层。他命王勇继续追查\"福隆号\"的底细,自己则前往拜访那位挨了军棍的老炮手张铁锁。
张铁锁的家在炮台附近的小渔村,两间低矮的瓦房,家徒四壁。老人正在擦拭一枚炮弹壳做的油灯,见李辰浩来访,慌忙要行礼。
\"老丈不必多礼。\"李辰浩扶住他,\"我来是想请教,您当时是怎么发现新炮有问题的?\"
张铁锁叹了口气,从床下拖出一个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各种炮弹碎片:\"大人请看,这是老汉这些年收集的。真的炮弹,\"他拿起一片,\"断面晶亮,像上好的瓷器。假的呢,\"又拿起另一片,\"灰扑扑的,像烂木头。\"
李辰浩接过碎片仔细对比,果然差异明显。更令他惊讶的是,那些劣质碎片的质地,竟与他在户部银库案中见过的劣质银锭有几分相似——都是内部充满气孔,像是掺了杂质。
\"老丈可知道这些劣铁从何而来?\"
张铁锁摇摇头,又点点头:\"老汉不懂冶铁。但去年新炮试射时,有个广东来的铁匠说过,这些铁渣像是炼银的废料...\"
\"炼银?\"李辰浩心头一震。
次日清晨,闽浙总督郑国忠的仪仗浩浩荡荡开进厦门城。李辰浩被\"请\"到水师衙门正堂。郑国忠五十出头,面白无须,一双三角眼透着精明与狠厉。
\"李郎中,\"他端着茶盏,语气不善,\"本官听闻你在查炮台的事?\"
李辰浩不卑不亢:\"回大人,下官奉旨巡查东南海防,恰逢英舰挑衅,炮台却...出了些状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