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首套龙纹银币现
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首套龙纹银币现,耕种姨妈肥沃的土地精彩章节概括,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工匠连忙摆手:\"大人明鉴,小的实在做不出来!\"
周侍郎脸色阴晴不定,突然指着蒸汽机:\"这些西洋奇技淫巧,靡费国帑!李郎中,你可知这一套机器花了多少银子?\"
\"回大人,\"徐铁山插话,\"全套设备包括蒸汽机、冲压机、剪切机,共计两万三千两。但若能杜绝私铸,每年可为国家挽回百万两损失!\"
\"荒谬!\"周侍郎厉喝,\"谁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推广?万一失败,这两万多两不就打了水漂?\"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门吏又报:\"南京商户代表求见!\"
十余名身着绸缎的商人走进厂房,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恭敬地向官员们行礼后,老者开口道:\"小民王德发,代表南京三十六行商户,特来恭贺新币问世!\"
周侍郎皱眉:\"你们商人懂什么钱法?\"
王掌柜不卑不亢:\"大人容禀。小民等虽不谙国事,但深受私铸劣币之害。常有客人用砂板银购物,等发现成色不足时,人已无踪。一年下来,损失少则数百两,多则上千。\"他从怀中掏出一把砂板银,\"大人请看,这些劣币表面与官银无异,内里却是铅锡,害人不浅啊!\"
他双手捧起那枚新铸的银币,老泪纵横:\"有了这种新币,边缘一摸便知真伪,龙纹一看便明成色,小民等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商户们纷纷附和:\"是啊!新币一目了然,再不怕被骗了!\"
周侍郎见商户们如此拥戴新币,脸色更加难看:\"刁民懂得什么?李郎中,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周大人,\"李辰浩正色道,\"新币试制乃皇上特批。若大人有异议,不妨一同上奏,请圣上定夺。\"
提到皇上,周侍郎气势顿时弱了三分。他狠狠瞪了李辰浩一眼:\"好,很好!本官这就回京复命。李郎中,你好自为之!\"说完,拂袖而去。
随行官员见状,有的跟着周侍郎离开,有的则留下来继续观摩新币制作。李辰浩心知,周侍郎绝不会就此罢休。
午后,第一批正式银币出炉。共三种面额:壹圆(重七钱二分,含银九成)、半圆(三钱六分)、贰角(一钱四分四厘)。李辰浩特意命人在每种银币的暗记处做了微小区别,以便日后追踪流通情况。
\"大人,是否立即投放市面?\"徐铁山问道。
李辰浩摇头:\"先小范围试用。选几家诚信商户,以新币兑换他们的旧银两,观察反应。\"
他亲自走访了几家大商号。布庄的赵掌柜接过新币,对着阳光细看龙纹,又用指甲轻弹边缘,听着清脆的声响,连连赞叹:\"好!声音脆,花纹细,这银币假不了!\"
茶行的孙东家更是一见倾心:\"李大人,这银币方便啊!以前算账要剪银、称重,现在数个数就行!\"
傍晚,造币厂设宴庆贺首套银币试制成功。李辰浩正与徐铁山等人商议推广计划,林阿四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李辰浩面色不变,借口更衣离席。在后院僻静处,林阿四递上一封密信:\"大人,苏州来的飞鸽传书。\"
信是赵五所写,只有寥寥数语:\"周密会四大钱庄,欲拒收新币。另,倭船三艘现长江口,行踪诡秘。\"
李辰浩将信纸在灯焰上焚毁。周侍郎果然出手了!抵制新币流通,再结合倭寇异动,这是要双管齐下扼杀货币改革。
\"林阿四,你即刻带人沿江巡查,发现倭寇踪迹立刻报官。另外,通知那几家试用新币的商户,明日一早我会派人保护他们。\"
回到宴席,李辰浩神色如常,但心中已绷紧一根弦。周侍郎在明,倭寇在暗,接下来必有一场恶战。而新生的龙纹银币,能否在这风雨中站稳脚跟?
夜深了,李辰浩独自站在造币厂最高处,望着长江方向。一枚新铸的银币在他指间翻转,月光下,龙纹仿佛活了过来,怒目圆睁,似要腾空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