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晋商票号暗流通
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晋商票号暗流通,耕种姨妈肥沃的土地精彩章节概括,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连日的阴雨让京城街道泥泞不堪。李辰浩撑着油纸伞,踏着青石板路上的积水,向城西的绸缎庄走去。自从与张明远分别后,他一直在暗中调查私铸案,今日是循着一条线索前来——据说这家绸缎庄是砂板银流通的重要节点。
绸缎庄门面不大,却装饰考究,檐下挂着\"瑞福祥\"三个金漆大字的匾额。李辰浩收起雨伞,装作选购绸缎的客商迈入店内。店内光线昏暗,几个伙计正忙着整理货架,见有客人进来,一个瘦高个儿立刻迎上前。
\"客官想看什么料子?咱们这儿有新到的杭绸、蜀锦,还有从南边来的洋布。\"
李辰浩随手摸了摸摆在最外面的一匹湖蓝色绸缎,眼睛却扫视着店内情形。柜台后坐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正低头拨弄算盘,想必是掌柜。
\"这杭绸什么价?\"李辰浩问道。
\"一两二钱银子一匹。\"伙计答道,\"若是要得多,价钱好商量。\"
李辰浩故作惊讶:\"这么贵?我在城南问的才九钱一匹。\"
伙计脸上笑容僵了僵,压低声音道:\"客官,城南那些是用砂板银算的价。咱们这儿只收足色官银,自然贵些。\"
李辰浩心中一动,正欲再问,忽听内室传来一阵笑声。门帘一挑,走出三个人来。为首的是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面白无须,举手投足间透着股精明的气势。后面跟着两个商人打扮的跟班,正恭敬地送他出来。
\"乔掌柜放心,汇票的事包在我身上。\"锦袍男子拍着胸脯道。
\"全仰仗赵大人了。\"柜台后的掌柜连忙起身相迎,满脸堆笑。
李辰浩身子一侧,假装专注看布,眼角余光却将几人看得分明。那锦袍男子腰间露出一角牙牌——竟是官身!而且掌柜称他为\"赵大人\",莫非就是张明远提到的户部度支司员外郎赵德昌?
几人走到门口,赵德昌忽然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掌柜:\"这是日升昌的汇票,凭此可在我指定的分号兑付现银。\"
掌柜双手接过,连连称谢。李辰浩瞳孔微缩——那纸上赫然印着\"日升昌记\"四个朱红大字,下面密密麻麻写着几行小字,盖有数个印章。
待赵德昌离开后,李辰浩借口价格太贵走出绸缎庄,远远跟上了那两个商人打扮的跟班。两人七拐八绕,最终走进了西市一家气派的票号。黑漆大门上高悬\"日升昌记\"的鎏金匾额,门前站着两个精壮的护卫。
李辰浩在对面茶楼要了间临窗的雅座,一边喝茶一边观察票号动静。不到半个时辰,竟有十余位衣着华贵的商人进出票号,其中不乏他认识的几家大商行的东家。
\"客官对票号感兴趣?\"
李辰浩回头,见茶博士正提着铜壶为他添水,便顺势问道:\"这日升昌是什么来头?生意竟如此红火。\"
茶博士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客官是外乡人吧?日升昌是山西乔家的票号,专做汇兑生意。听说他们发行的汇票,一纸可抵千金,在十三省都能兑付现银呢!\"
\"一纸抵千金?\"李辰浩皱眉,\"若票号无足够现银储备,岂不成了空头银票?\"
茶博士笑道:\"这小的就不懂了。只听说连京城几家大钱庄都认他们的汇票,比真金白银还方便哩!\"
李辰浩心头一沉。这种无需真金白银实物交割的纸券流通,若失控将比砂板银危害更大。他摸出几枚铜钱赏给茶博士,起身向票号走去。
票号内宽敞明亮,迎面是一排高大的柜台,每个窗口后都坐着个账房先生,正与客户低声交谈。大厅两侧摆着红木桌椅,几位衣着华贵的商人正围坐讨论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