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曹进之死,宫正司女官之威
芙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曹进之死,宫正司女官之威,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芙蕖,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若是她受不了苦练不下去,陛下也不能说什么。”
有问题的,只会是杨婉因。
槐序疑虑,“可若是她能够坚持下来,岂非就是替他人做嫁衣了?”
杨佩宁却笃定,“要一个骄傲的人学着如何恭顺、循规蹈矩,几乎是天方夜谭的。”
莫说杨婉因这样自小看过四书五经,思想眼界比寻常女子开阔不少的才女了,就是她刚入王府的时候,日日夜夜听着礼仪姑姑口中的规训词,也一度对着宫闱生出深深的绝望。
在这世道,尤其是这皇室之中,女人不是人,是男人完全的附庸品。
可她已经步入这里,若想活下来,便必须将这些规训词铭记于心,并时刻谨遵。
想活得好,更得融会贯通,将这些东西纳入骨髓,将自己塑造成皇帝满意的一件宫廷艺术品。
若是可以,她不希望将自己曾经讨厌接受的东西强加于人。
但这就是后宫。
而对于愿意对亲姐姐痛下杀手,又害死外甥和外甥女的凶手杨婉因。
她会不惜任何手段,不带一丝怜悯。
当日午后,扶桑这个倚华宫掌殿宫女就抱着才出生不久的小公主到了慈安宫。
太后正在礼佛,闻听公主来了,经书就扔了凑过去看。
彼时德妃也在,望着襁褓中已经慢慢学会睁眼睛看人了的妙仪,两颗心就软成一滩水。
“淑妃生得好,小公主也粉雕玉琢的,可爱极了。”
太后欣喜得不像话,若有若无地点了德妃一句。
“你若是什么时候也能生这么一个出来,哀家就心满意足了。”
德妃笑着借小公主插科打诨,就是不正经回答太后的问题。
搞得太后也很无奈,索性不管她,只去逗弄小公主了。
一高兴起来,听扶桑说起淑妃想要个教导姑姑,二话不说就给了,还给了宫正司最有资历的几位之一,名叫秦九娘的。
最有资历,顾名思义……也是打人最狠,最一丝不苟的。
杨佩宁忙不迭就将人往霓裳殿送了过去。
秦九娘到廊檐下的时候,杨婉因正临窗伤神,手里拿着本《怨郎诗》,嘴里念着句: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秦九娘还没进门先听到这句,下意识先皱了眉头。
宫中女子须以厚德端庄为首,读书也都读《女戒》《女训》之类的,教导女子要温柔和顺,进退有度,且将夫君视作天,从始至终以敬相待。
这样埋怨丈夫的词曲,在宫中,几乎可以列作禁词了。
可杨婉因竟然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念出来了!
秦九娘对杨婉因的第一印象很差。
但她仍然守着规距,先站在门口,看向双儿,“请姑娘先行通报。”
双儿看到她的那一刻,眼睛都亮了,笑吟吟地向她行了福身礼,“姑姑稍等片刻,奴婢这就去。”而后缓步入门通报,一举一动很是令人赏心悦目。
秦九娘缓缓点头。
杨二姑娘虽不算端庄,但这倚华宫的宫人倒是懂规矩的。
没多久,便有人出来。
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而后询问,“你就是淑妃指过来教导礼仪的姑姑?”
秦九娘立刻皱眉,布满皱纹的脸上几乎要刻上“不满意”三个大字。
双儿见状,连忙出声,“菊韵姐姐,这位是宫正司的秦姑姑,太后娘娘亲自从宫正司指来倚华宫的,万不可怠慢。”
听到是太后指派,菊韵这才收敛了些许傲慢。
“进来吧。”
谁知秦九娘不仅没动,反而用那双如鹰一般的双眼注视着菊韵。
“身为贴身宫女,毫无礼仪可言!本官看这位姑娘也实在该去宫正司走一遭了!”
菊韵闻言,十分的不服气。
她可是二姑娘的贴身婢女,哪怕是陛下见了她也是温和带着笑的,这区区一个宫正司姑姑竟然对着她大呼小叫。
双儿生怕秦九娘来第一日就吵起来,连忙打着圆场。
“秦姑姑勿怪,菊韵姐姐不是宫女,而是跟着二姑娘一同入宫的侍女。”
闻言,秦九娘皱着的眉头却没有缓和下来。
“再不是宫女又如何?入了宫就该谨遵宫规!”
双儿连连称是,“姑姑说得是,菊韵姐姐也是第一回见宫正司女官之威,有些不做所措了,姑姑勿怪。”
于是亲自引着人入内,又私下拉了菊韵说话。
菊韵起初还哽着脖子不满意,后面听到宫正司女官连皇后都能训诫的时候,这才哑火乖了起来。
双儿长舒一口气。
娘娘说了,秦九娘不会在霓裳殿待太久的。
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学习宫妃礼仪的机会,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今天不管谁来了,都不能阻止秦九娘教导二姑娘学习礼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