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高考,晴窗絮语薄,莳梩,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莳夕接过糖,剥开糖纸将糖含在口中,熟悉的清凉感立刻在舌尖蔓延开来。
“紧张吗?”宋煜珅问。
许莳夕诚实地点点头:“有点手抖。”
“记得呼吸。”宋煜珅轻声说,“紧张时就想想我说的那些话。”
许莳夕正想回答,广播突然响起:“请考生有序入场,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
“去吧。”宋煜珅后退一步,“考完老槐树下见。”
许莳夕点点头,转身走向校门。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看见宋煜珅还站在原地,晨光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金边,像是从梦境中走出来的剪影。他举起手,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考场里,许莳夕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座位。教室安静得可怕,只有监考老师走动的脚步声和考生们轻微的呼吸声。
试卷发下来了。许莳夕深呼吸三次,才开始浏览题目。前几道选择题她做得还算顺利,但到古诗文阅读时,手心又开始冒汗。许莳夕想起宋煜珅熬夜为她整理错题时专注的侧脸,想起他在凤凰花下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你”时眼中的光芒...心跳渐渐平稳下来。
作文题目是《光的轨迹》。看到这个题目,许莳夕几乎要笑出声——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提笔写下开头:
“光的轨迹,是清晨教室里斜射进来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旁边那个挺直的背影;是图书馆角落里台灯的暖光,映照着两个人共读的诗集;是雨中并肩而行时,头顶那把黑伞边缘滴落的水珠折射出的彩虹...”
她写着写着,几乎忘记了这是在高考,仿佛只是在给宋煜珅写另一首长诗,记录他们共同经历的那些明亮时刻。
交卷铃响起时,许莳夕已经检查了三遍。走出考场,六月的阳光毫不留情地倾泻下来,刺得她眯起眼睛。校门口挤满了等待的家长,人声鼎沸。许莳夕穿过人群,径直走向那棵老槐树——他们约定见面的地方。
宋煜珅已经在那里了,靠在树干上,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看到许莳夕,他站直身子,递给她一瓶:“怎么样?”
“还行。”许莳夕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作文题是《光的轨迹》。”
宋煜珅的嘴角微微上扬:“很适合你。”
他们默契地没有讨论具体题目,只是并肩站在树荫下,享受着考完第一科的轻松。槐花的香气淡淡地飘散在空气中,许莳夕突然注意到宋煜珅的t恤后背有一小块汗湿的痕迹。
“你真的是骑车过来的?”她忍不住问。
宋煜珅点点头:“十五分钟。”
“明天不许这样了!”许莳夕皱眉,“太消耗体力了。”
“值得。”宋煜珅只说了这两个字,却让许莳夕的心脏像被轻轻捏了一下。
远处,父亲在招手示意该回家了。许莳夕正要道别,宋煜珅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给。”
许莳夕接过纸条,小心地展开,上面写着:“下午数学,记住你的太阳笑脸。——R.S.”
“加油。”宋煜珅轻声说,目光柔和得像初夏的风。
许莳夕将纸条小心地放进笔袋,和那张未完成的诗放在一起:“你也是,下午见。”
走向父亲的路上,许莳夕回头看了一眼。宋煜珅还站在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举起手,再次做了个“加油”的手势,就像清晨时那样。
许莳夕突然觉得,高考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因为无论结果如何,在考场外,在那棵老槐树下,总会有人等着她,带着薄荷糖和鼓励的纸条,还有那句未说完的“不是以同学的身份,而是...”的承诺。
这个念头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心中所有不安的角落。许莳夕摸了摸笔袋里的纸条,走向等待的父亲,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