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对楚地的处置
荣耀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4章 对楚地的处置,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荣耀与忠诚,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楼令很想将“郢”真正占领,可是知道难度超级大。
楚国都城“郢”不止距离晋国本土太远,交通方面还极其的不便利。
晋国统治楚地不止要看距离,还涉及到了人心。
其实,距离不是最为关键,人心才是决定统治的要素。
拿李唐统治安西都护府来说,他们孤悬于数千里之外,哪怕各方异族欲除之后快,没有得到长安任何支援的都护府守军也坚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护府的将士人心没散,坚持到了最后一人才让李唐完全丢掉安西都护府。
要论的话,不可避免需要提到西域都护府了。
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由于汉军实在是太能打的关系,哪怕新朝取代西汉短暂失去西域都护府,东汉的西征军毫不费力就恢复了统治;甚至后面东汉也失去西域都护府,曹魏的远征军一样轻而易举恢复了对西域都护府的统治。
李唐对安西都护府的统治,其实也是拿了丢,丢了再拿到,反复了两次。等“白头军”皆尽战死,失去“龟兹”这个最后的据点,李唐再也没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
赵宋没有统治过西域。
朱明也没有完全统治过西域。
有人说天朝对西域的统治是继承自满清,说法当然属于错误。天朝对西域的统治真要追溯,完全可以追溯到西汉。
而高原那边,算起来天朝的统治权是继承自朱明。
拿了又丢,丢了又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伤害极大。
可不止是每一次都要远征那么简单,其实每一次都跟重头再来没有区别。能够反复丢掉,证明了该地人心的不稳,推论平时的统治成本并不低。
晋国想要占领汉江平原,看上去就跟西汉、东汉、李唐统治西域差不多,乃至于晋国统治汉江平原的成本会更大。
没别的,西域那边地广人稀,文明的等级不太行,尤其是种族繁多且互相有血仇。
汉江平原全是楚人,他们跟晋人已经有了血仇。
楼令可以预估到一个事实,强制占领汉江平原的话,几乎每一年都要进行平叛。
问题来了,晋国已经控制了汉江平原,主动放弃又显得太过可惜。极可能这一次不占领,未来想要占领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那就导致了楼令陷入了为难。
“楚军的主力还在。想要统治‘郢’以及周边,驻军不能低于三万。”楼令说得三万驻军,肯定是以‘郢’为防御核心,来向外辐射百里左右。
“三万驻军?”
其余在场的卿大夫皆尽皱眉。
但凡超过一万军队的数量,真不是单独一个家族能够承担,哪怕有能力也不会有家族愿意单独承受。
晋国筑造“虎牢”这座关隘之后,平时的驻军也就七千五百,还是被获得税金支配给吸引着承担下来。
他们知道楚人不会那么轻易屈服,一旦在汉江平原驻军,绝对不是单纯的驻军,说不定每天都要有士兵失踪,时不时再与抵抗军交战,那就是从物资到减员,要承受持续不断地损耗。
郤至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占领楚国西北部,岂不是一样要长期驻军?”
那不是一定的事情吗?
“占领下来之后,我们将‘吕’视为基点,达到对整个南阳盆地的有效控制,进而统治楚地西北部。”楼令说道。
士鲂问道:“那要长期驻扎多少军队?”
楼令答道:“一样不能低于三万。当地楚人的反抗不会比‘郢’弱多少,只是占领楚地西北部属于势在必行。”
两地的不同,倒是让他们能够理解。
说白了就是楚地西北部可以跟晋国接壤,距离方面会减少很多损耗。
“常年在外的驻军就需要六万?这……,怎么可能!”士鲂直接惊了。
其实,不是晋国办不到。
随着晋国加强对“羡”阶级的建设,总人口超过五百五十万的晋国,极限动员拉出五十万大军不会多么困难,有问题的事情是后勤能够保障多久。
“没有家族撑得住。”郤至说道。
如果需要在楚国长期驻扎六万军队,代表着受到征召的家族虽是抵消交税,要命的事情是他们收不上税,还无法在纳赋期间取得收获。
投入进去的成本无法得到回收?家里有金矿也是一样撑不住。
“要是楚地贵族像郑地贵族那般就好了。”智罃说道。
可惜的事情是楚地贵族跟郑地贵族不一样,投降的楚地贵族也只是投降,一点投奔到晋国的迹象都没有。
这样一来,晋国得不到楚地贵族的配合,无论人力物力都要从本土进行调动。
在晋军攻下楚地那些区域之后,同样没有晋国的贵族表现出对哪里产生兴趣。
连增加封地都没有兴趣?可不就意味着他们不相信能够对楚地实施统治嘛。
“有一个办法。”智罃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说道:“将郑地的贵族挪到楚地。”
这个办法,楼令不是没有想过,成功实施的可能性太低,可能让郑地贵族成批叛乱。
那可是丢掉原有的基业,进行举族的搬家,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谁肯干啊?
当然,要是给郑地贵族换上更好的封地,或许有人会愿意。
问题是什么?好的封地就那么些,需要迁徙到楚地的郑地贵族太多。
患寡而不患均的道理谁都懂的,对吧?
真要是将好的土地转给郑地贵族,等郑地贵族站稳脚跟,该变成晋国的老牌贵族不乐意了。
所以情况是,哪怕成功强制郑地贵族迁徙到楚地,事情远远不算完结,后续出现的幺蛾子将会超乎想象得多。
楼令见他们该讨论的说完,用发出指令的方式说道:“两地各自每年一位卿大夫出动至少一个‘师’驻防,剩下的兵力分别从本土和郑地的家族抽调。”
那就是在南阳盆地和汉江平原的驻军计划必须执行了。
之前,楼令是用商议的方式在询问,谁都可以讲出自己的意见。
等楼令拍板下来,任何的反对意见都变成在跟他这个中军将作对了。
“郑地贵族的征召比例多一些的话……,倒是无妨。”郤至像是安慰人似得说道。
智罃和士鲂对视,看到了对方的苦瓜脸。
一个“师”就是七千五百名将士,以智氏和彘氏需要来自大宗的相助,尤其是智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