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王宗卿的再次升职契机
秋水煮红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王宗卿的再次升职契机,四合院之我有系统,不住南锣鼓巷,秋水煮红豆,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明白这些,他一拍胸脯: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在您的领导下干工作,我毕竟没有您经验丰富,以后还需要您多多指导我才行。”
主任非常满意李副主任的态度,他压了压手,接着说道:
“小李啊,这些就不说了,以后好好干就行了,我找你来,是想跟你说另外一个事情。”
李副主任马上接话:
“主任您请说,有什么需要我办的,您尽管安排。”
“嗐,小李你想哪去了,不是要你办什么事情,是关于你们采购科那个王宗卿的事情。
刚刚我接到电话,市总社传来的消息,他可是干了好大一件事啊。
你知不知道他写的那一本小说现在的情况?”
李副主任马上点头:
“大概知道一些,他跟我汇报过,那本书他拿了3000多稿费,但是他说都是用在自己家盖房子上了,现在出了什么事情吗?”
“那看来他还没跟你说,我刚刚收到的消息,人民文学杂志社给咱们市总社去了一封表扬信,说是王宗卿同志的小说,反响比较好,连载他这本小说的第一期,杂志的销量就上涨了30%!
他们计划在连载结束后,把整本书汇总起来出单行本,协议也已经签了,等到连载的最后一个月结束后就会开始印刷。
而且首印十万本,你知不知这十万本,王宗卿同志能拿到多少钱?”
李副主任茫然的摇摇头,他只是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也投稿过,但是单行本他想都不敢想,所以他了解的不多。
主任继续说道:
“那边说是已经定下来了,按照一本书一块钱,十万本书就是10万块!
而王宗卿同志和杂志社签订的合约是拿一成的稿酬,这就是一万块钱!
人家表扬信里还说了,首印十万本按照现在的反响看,是远远不够的,最终印刷数量可能会达到几十万本,那可就是几万块钱啊!”
李副主任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惊,这年头,有这么多钱,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刚刚主任说是表扬信,难道里面还有其他的事情?他马上问道:
“主任,您刚说表扬信?要是王宗卿同志仅仅是赚了那么多稿费,不至于让人民文学杂志社还专门写表扬信给市总社吧?”
主任笑道:
“那当然,要是说他挣了这么多钱,还去一个表扬信闹得沸沸扬扬的,那就不是好事而是故意整他了。
刚刚我说王宗卿同志干了好大一件事,是他跟人民文学杂志社签的合约,是决定把这本书后续出单行本的所有收益,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说完,主任感叹道:
“好大的气魄啊,几万块,可以让一家人逆天改命的钱,就这么捐出去了。”
李副主任听到这,也在心里给王宗卿竖大拇指,这可不是几十块、几百块,而是最少几万块钱!
只听主任继续说:
“人家还说了,这个事情,会公布在下期连载的杂志上,另外也跟报社联系了,四九城周报准备下一期就报道这个消息。下一周咱们就能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了!
我叫你来呢,是刚刚市总社的苏主任打过来的电话,他表示王宗卿同志,给咱们供销系统带来这么大的荣誉,由于他现在是咱们东城区供销社的人,所以准备先征求咱们意见,看看该怎么奖励比较合适,我准备也听听你的意见!”
李副主任听完,没有第一时间说话,准备先消化一下这个消息,主任也没有催他,拿起桌上的烟给李副主任扔了一支。
烟雾缭绕中,李副主任说道:
“主任,这个事情着实不好办,王宗卿同志现在才17岁,前面已经立功升到19级,咱们还准备给他安排实职副科的职务,现在这短短的时间,咱们不能再给他提级吧?再提可就是行政18级,那可是正科了!”
主任没有正面回复,而是问道:
“你说,17岁的正科级干部,少见不少见?”
李副主任想了一下说道:
“少见,除了战争年代,现在各方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不满18岁的干部,很少见有科级的。”
主任继续问道:
“那你说,要是咱们东门供销系统出一个17岁的正科级,会不会露一个大脸?哪怕不是正科级实职,只是正科级待遇?”
李副主任听出味道来了,他马上说道:
“主任,我觉得可行!王宗卿同志,短短几个月又是帮市局抓到特务,避免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又给咱们供销系统带来这么大的荣誉,我觉得,提升他的行政级别到18级是比较合适的。
鉴于他的年龄比较小,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可以享受正科级待遇,副科级实职。
这样一是显得咱们东城区供销系统,对于能做出贡献的同志,进行有功必赏,能大大提升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来也可以让他在副科级实职领导的岗位上,进行锻炼,以便以后可以挑起更重的担子!”
李副主任说完,主任笑着指了指他:
“小李啊,你啊,总是能跟我想到一块。”
李副主任紧跟着讪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