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杀千刀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5章 高拱(中),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位指认他的学子突然意识到失礼,慌忙躬身:\"晚、晚生失礼,伯爷恕罪!\"

陈恪上前两步,轻轻托起学子的手臂:\"何罪之有?\"他环视四周,声音温和却清晰,\"今日陈某未着官服,便是与诸位一样的学子。能聆听高师教诲,实乃幸事。\"

他说着向讲台方向深深一揖:\"高师谬赞。在学生心中,高师在裕王府的教导,至今仍在践行。\"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高拱的面子,又显出自己的谦逊。

堂内气氛顿时松快起来,众学子交头接耳,眼中满是兴奋。

高拱大笑,三步并作两步走下讲台,一把抓住陈恪的手腕:\"好你个陈子恒!偷偷摸摸混在学子堆里,当老夫眼瞎不成?\"他手上力道极大,拽得陈恪一个踉跄,\"既来了,就不能让老夫一人口干舌燥。上来!给大家讲讲!\"

不等陈恪推辞,高拱已转向众人,声如洪钟:\"靖海伯难得露面,尔等把耳朵都给我竖起来!\"

\"是!\"堂内响起整齐的应和,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陈恪,有好奇的,有崇拜的,也有审视的。

陈恪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扬起一抹浅笑。

这场景何其熟悉——当年在翰墨轩这里,钱德洪也是这样不由分说把他推上讲台的。

高拱的讲台上摊着几册手稿,墨迹犹新。

陈恪目光扫过,正是方才论述\"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部分。

他轻吸一口气,忽然有了主意。

\"既蒙高师厚爱,学生便斗胆续貂。\"陈恪声音清朗,不疾不徐,\"方才高师言'心与理一',学生深以为然。然如何'一'法?姑以苏州练兵为例......\"

他从新兵训练说起,讲到火器操作中的\"知\"与\"行\",又引申到保甲法与\"致良知\"的关系。

没有引经据典,却将深奥的哲学问题化解为一个个鲜活的事例。

堂内学子听得入神,有人甚至掏出纸笔疾书。

\"......故阳明公云'在事上磨炼',非是空谈心性,实乃......\"

\"伯爷!\"后排突然站起一个瘦高青年,声音发颤,\"晚生有一问:若知行本一,为何世人多知行脱节?\"

陈恪不假思索:\"譬如食饭。君知饭可饱腹,此谓'知';君取箸进食,此谓'行'。然若饭中有沙,君必吐之——此时知饭有沙即是行,吐之动作反是知之结果。二者本不可分,所谓脱节,实是......\"

他信手拈来的比喻让提问者茅塞顿开,连连作揖。

高拱在旁捋须微笑,眼中精光闪烁。

陈恪讲得兴起,又举了几个苏州新政的例子。不知不觉间,窗外日影已西斜,檀香燃尽,却无人察觉。

\"......故曰'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此中......\"

\"妙哉!\"高拱突然击掌,声震屋瓦,\"好一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子恒此论,深得阳明精髓!\"

陈恪这才惊觉已讲了近一个时辰,连忙拱手:\"学生班门弄斧,让高师见笑了。\"

高拱却一把拉住他的手,对众人道:\"尔等今日有福,听得当世真儒讲学!\"他转向陈恪,声音突然压低,\"留下用饭,老夫有话说。\"

散学时,学子们依依不舍地围上来请教。

陈恪一一作答,耐心细致。

轩外秋风骤起,卷着陈恪的衣角猎猎作响,他望着满堂灼热的目光,忽然意识到——这些仰望他的学子,或许就是未来朝堂的新血。

而自己,正站在学派与权力的十字路口。

待人群散尽,高拱亲自关上大门,转身时脸上已没了方才的豪迈,反而带着几分凝重。

\"子恒可知老夫为何当众点破你身份?\"

陈恪接过小童奉上的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高师是要学生明白,讲学亦是经世之道。\"

\"聪明!\"高拱一拍大腿,\"钱德洪那老东西托你来讲学,你倒好,躲着不来!可知这些学子中多少将来要入仕?又有多少会记得今日之课?\"

\"学生愚钝。\"他诚心诚意地拱手,\"日后定当常来。\"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七十九条:\"他在心底默念,\"当你要培植势力时,请记住——思想的种子比权力的藤蔓更坚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地球修炼,最终我成了造物主

桃蹊客

团宠妹妹旺全家,全球大佬排队宠!

吃一块好吃点

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

峨眉豆

夫君凯旋纳新欢?男人不忠那就换

锦颀

重生文里的炮灰学渣路人甲

树上的咸鱼饼干

忘年交死了,漂亮媳妇却不愿再嫁

暴富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