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阳与李朝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3章 老黄县长以死相逼,嘉明局长淡定处理,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邓晓阳与李朝阳,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91 年初秋,萧瑟的风裹挟着枯叶掠过东洪县的街巷,寒意悄然蔓延。黄志行,这位昔日风光无限的县政府退休副县长,正深陷生活的泥潭,被无尽的屈辱与愤懑所吞噬。

家中,一场激烈的争吵正在上演。黄志行的媳妇李爱琴,虽已徐娘半老,却依旧风韵犹存,此刻她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对着黄志行劈头盖脸地破口大骂。足足半个小时,污言秽语如汹涌的潮水,将黄志行淹没其中。在这刺耳的责骂声里,黄志行默默夹起一根麻绳,脚步踉跄地迈出了家门。那麻绳粗糙的质感,在他手中摩挲,仿佛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悲剧。

李爱琴和小姨子李爱芬见黄志行出门,赶忙追了上来。她们只顾着叫嚷,竟都没留意到黄志行腋窝下那显眼的麻绳。李爱琴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喊道:“老黄,你干什么去?不让你管点事,我就想躲你,只要活着,你是躲不掉的。这都是实在亲戚,实话说吧,老黄,和你在一起,不就是看重了你是县长嘛。这点事都办不成,每天穿的跟个新姑爷一样,你走在大街上,害不害臊?”

黄志行缓缓停下脚步,双眼紧闭。他的脑海中,过往的画面如走马灯般闪现。此刻,媳妇的咆哮声在耳边回荡,却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他的心中满是感慨,难道自己这辈子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娶了眼前这个泼辣的媳妇。

遥想当年,糟糠之妻虽已人老珠黄,面容不再姣好,但她为人和善,温柔体贴,将一双儿女也拉扯得十分出色。而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每到夜晚,便在瑟瑟发抖中度过。这两年来,身边空荡荡的,睡觉的地方倒是宽敞了许多,可这宽敞,却更显孤寂。

黄老县长摇了摇头,心里感慨,若是当初没有娶这小媳妇,小姨子李爱芬去县一中的事情或许就不会发生。这以前,李爱芬在东洪街上就是不务正业,没有这层关系,李爱芬想和自己说句话都费劲。自己也不会在教育圈里落得如此狼狈不堪的名声。那些曾经的赞誉与尊重,如今都已化作泡影,只剩下无尽的嘲讽与指责。

李爱琴见黄志行停下,便快步走上前来,目光落在他腋下的麻绳上,满脸狐疑地问道:“老黄,你腋下夹个破麻绳干什么去?”

黄志行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中满是无奈与绝望:“你不是说我没出息吗?我现在就要出息了,我这就去公安局找田嘉明。”

“找田嘉明?爱芬都放出来了,你找他干什么?” 李爱琴皱着眉头,语气中满是不耐烦,“还想着去捞你家兄弟?想多了吧你,这些年,他挣了多少钱,给过你一分钱没有?天天还来家里哭穷,你家兄弟的心都黑了。你该去东洪县找县长,或者找县委宣传部长刘志坤,他分管教育;再不行你也该找焦杨啊。你和焦进岗关系那么好,一起搭过班子,焦杨连你的面子都不给。现在关键是解决爱芬的教师身份问题,我们李家也不是图那点工资,是名声不好听。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你可以不要脸,我们李家不能不要,她在县一中宿舍管理科当科长当得好好的,无缘无故就被辞退了,以后在县里还怎么做生意?没个单位,谁还买账……”

黄志行自然清楚李爱芬在县一中的所作所为。表面上她是后勤管理科科长,实际上却利用学校的平台拓展生意,谋取私利。但此刻,他心中想的并非此事,而是自己所遭受的奇耻大辱 —— 田嘉明打了两巴掌、踹了一脚,如今县里的法院也好,检察院也罢,公检法都开始转向了。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他咬着牙说道:“东洪现在已经没有说理的地方了,关键在公安局长,我的气要一口一口顺。我先找田嘉明出气,你们再带我去找县长。”

“带你去找县长?县长认识我是谁吗?肯定是你带我们去。

老黄县长拍了拍自己泛白的中山装,心里有了无尽的悲凉,是啊,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媳妇觉得自己带着个绳子,说不定还以为自己去荡秋千。自己忙碌一生,却落得个如此境地,实在是可悲可怜啊。哀叹一声,说道:“晚上,我找田嘉明把事办好,明天,你们带着我去找县长,爱芬的工作,我家兄弟的食堂,都会处理好的。”

听到老黄这么说。李爱琴和李爱芬两姐妹俩人就都松了一口气。不就是个县长吗?他能把我和爱芬怎么样?我就不信了,抓了一个办公室主任关七天,我还能把他县长的脸给抓了,我不信他还能在东洪县立足!” 李爱琴双手叉腰,一脸的嚣张跋扈。

黄志行瞥了眼眼前这个女人,心中暗自叹息。她虽风韵犹存,可那泼辣的性子,却让他痛苦不堪。他心中暗道:自己这么一走,这媳妇还不知道跟谁呢,何必管那么远。想到此处,他不再理会两人,闷头便往外走。

李爱琴见黄志行执意前行,愈发不依不饶:“你别犯浑!就去找县长,去他家闹,你一个老干部,连中央都管不了你,他们还能怎么样?”

一旁的李爱芬却另有想法。她回想起在警车里的遭遇,那两个年轻小伙子的耳光、电棍的刺痛,让她至今心有余悸,恐惧如阴霾般笼罩着她。此刻,她急切地说道:“姐,你就让姐夫去公安局闹,也为我出口气。公安局那帮人简直是流氓土匪……”

李爱琴略一思索,觉得妹妹说得有理。以前黄志行在位时,她跟着这副县长,风光无限,县长夫人的身份让她在县里横行无忌,开的服装店生意也十分红火。若是闹了公安局长,以后县里谁还敢得罪自己?就补充道:“老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对,就要去闹。”

而黄志行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憔悴不堪。曾经,他在位时,耳边充斥的都是阿谀奉承,众人对他毕恭毕敬。他从未想过,退休之后,虽在县里依旧有名气,曾在教育工作上的努力也被人津津乐道,自认为在东洪县也算一号人物,可如今,家里却乱成了一锅粥 —— 兄弟被抓、小姨子被抓,若不是自己老领导的身份,恐怕也早已被公安局抓了。在外面受了委屈,无处诉说,回到家还要遭受媳妇的恶言相向。她的话语尖酸刻薄,如同一把把利刃,将他的尊严与脸面割得粉碎,让他在众人面前无地自容。

黄志行想死,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他夹着麻绳走在大街上,眼神空洞而迷茫。他想着,不能死在家里,那样太窝囊。他要找田嘉明,要死得光荣伟大,为东洪县的老干部争口气,也为自己争口气。你们都不信田嘉明打了我,那好,我就死给你们看,我要用死来证明,田嘉明打了我!

黄志行径直来到县公安局。公安局对面,两行柳树伫立多年,树干已有碗口般粗细。此时,夜色渐浓,如墨的黑暗渐渐吞噬了整个县城。他在柳树下停下脚步,掏出一包烟,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雾缭绕中,他的思绪愈发混乱,过往的种种屈辱与不甘,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将近晚上 8 点,黄志行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缓缓拿出绳子,抬头寻找着粗壮的枝条。他用力一甩,绳子却从枝条上滑落;再甩一次,依旧没能成功。他咬着牙,第三次将绳子甩了出去,这一次,绳子终于稳稳地搭了上去。东洪县的灯光寥寥无几,昏暗的路灯根本照不透浓密的树荫,四周一片漆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将他抛弃。

他从兜里掏出烟盒,里面只剩下最后一支烟。他慢慢摸出火柴,颤抖着手点燃香烟。烟雾在他面前弥漫开来,他静静地看着偶尔路过的稀疏人群。他们行色匆匆,没人注意到柳树下有个老人在独自抽烟,更没人注意到树上挂着的那根预示着死亡的绳子。

黄志行的思绪飘向远方,他想起了原配,那个曾经与他相濡以沫的女人,想起了跟着原配离开的儿女。如今,他们早已不认自己,亲情的断裂,让他的心如同被万箭穿心般疼痛。人在临死前,总会想起亲人,他又想到了亲弟弟。弟弟承包了县里三所食堂,今天法院的老吴说得对,既然不挣钱,为什么还要干?难道弟弟真在做公益?法院的老吴不信,他也不信,说不定弟弟早挣了百八十万,可平日里弟弟总跟自己哭穷,从未接济过他。看着自己洗的泛白的中山装,黄老县长觉得,这辈子,确实也没什么留恋的了。

想通这点,黄志行心中满是悲凉,暗自感慨:人间不值得,所有人都负了自己,唯有自己没负全县人民,没负良心。一切都够了,该结束了。他抬头看向对面的县公安局,门柱上挂着的两盏灯泡,发出昏黄的光芒,只能照亮门柱下的方寸之地。他长叹一声:“黑啊,太黑了。整个东洪县太黑了,公安局黑,县委县政府也黑。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老黄县长越想越觉得绝望,他从地上捡了三五块碎砖头,垫在脚下,扶着树站了上去。他将绳子套在脖子上,试了试,正合适。就在要蹬开砖头的那一刻,他忽然想到:就这么死在公安局门口,谁知道自己因何而死?于是,他又从砖头上下来。他看到马路对面公安局门卫室还亮着灯,便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过去。

公安局大门敞开着,这铁门他以前当县长时来检查工作常进。走进公安局大门,朝里看里面一片漆黑,只有几间办公室亮着微弱的灯光,显得格外阴森

。他来到门卫室门前,敲了敲门,没人答应。他轻轻一推,门开了。门卫室里还有个套间,有扇小门,他提高声音喊了几声,依旧没人回应。他苦笑着自嘲:公安局门卫室竟唱空城计,倒也是正常,谁敢来公安局偷东西,不是活腻了吗?

想着,他不客气地走到门卫室窗户下的桌子前,开始翻找。很快,他便找到了一叠未启用的空白信笺,上面印着 “东原市东洪县公安局” 字样。四下无人,这桌子正好能用来写字。有了纸,自然还需要笔,他在抽屉里摸索了一阵,终于找出一支钢笔来。

黄志行捏起笔,却不见墨汁,老黄县长捏住钢笔,在地上轻轻一甩,一行笔墨从钢笔里喷射而出,在地上留下一串墨点。

老黄县长拿起笔,在头发上蹭了蹭,试图让笔尖更顺滑些。随后,他开始书写:“尊敬的县委、县政府领导:我是东洪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黄志行,今以死明志,控告东洪县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党委书记田嘉明。他身为公安局负责人,在我向他反映问题时,直接扇了我两个耳光。我身为曾为东洪县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干部,受此奇耻大辱,实在难以信服。如今控告无门,说理无处,唯有一死证明田嘉明确实打过我……”

写完对田嘉明的控告,他又将心中的不满尽数宣泄在纸上。他写东洪县委县政府不顾老人情面,重新组织教师考试;还提及自家兄弟在县一中承包食堂的事。他的字迹潦草却又坚定,洋洋洒洒写了五大页。写完后,他逐字逐句地通读了一遍,发现有两处不通顺,便用油笔仔细地划掉修改。最后,他在材料上端正地写下 “黄志行” 的大名,那字迹,仿佛是他最后的倔强。

直到晚上 9 点,他觉得内容基本表达了心意。他心中暗想: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就要以死证明,东洪县再不恢复李泰峰书记时期的政策,干部就没法活了。

写完,他看到门卫室墙上挂着半面镜子,旁边铁钉上挂着一把梳子。他想,要死就得体体面面、有尊严。于是,他拿起梳子,慢慢地梳理着自己凌乱的头发。他对着镜子,看着镜中那个满脸沧桑、早已没了当年指点江山自信模样的自己,不禁摇头苦笑道:“人生啊,没什么意思。”

随后,他像一位慷慨赴死的壮士,过了马路,大步走到柳树前。他扶着树,站上砖头,拽了拽绳子,感觉很结实。他深吸一口气,将头套进绳圈,两手紧紧抓着绳子。心一横,他用力蹬开了脚下的砖头……

寒夜如墨,北风裹挟着细沙在街道上肆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粗糙的麻绳在他脖颈处勒出一道暗红的印记。他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两下,双脚在半空中慌乱地踢蹬着,枯枝败叶被震落,簌簌地掉在地上。不过须臾之间,那剧烈挣扎的身影便静止下来,唯有微微晃动的尸体,在惨白月光下投下扭曲的影子,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空留无声的悲凉在夜色中蔓延。

公安局对面,这行碗口粗的大树矗立在街边,斑驳的树皮上布满岁月的痕迹。此时虽已入夜,但这条街道并非完全冷清,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行人匆匆路过。一场秋风一场寒,大家裹紧身上的衣服,行色匆匆,谁也没有抬头多看一眼这棵看似平常的大树,更未察觉树上竟悬吊着一个人。

时针缓缓指向接近 10 点钟,公安局看门的老王和老李才慢悠悠地从小饭馆里晃出来。这两人如今都是身材发福,头发花白,身形也略显佝偻。

二人曾是公安局派出所系统的老骨干,临近退休,满心希望能回到县局,却因编制名额有限未能如愿。考虑到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便主动申请到门卫室,想着能有个相对轻松的养老差事。实际上,公安局的大门常年敞开,日夜不锁,所谓看门,更多时候不过是守着一间小屋,打发时光罢了,平日里有个收发报纸的活,倒也乐的自在。

两人打着哈欠,手中的手电筒随意晃动着,昏黄的光束在地面上跳跃。当走到公安局门口时,一阵刺骨的寒意突然从背后袭来,像是有人往脊梁骨上泼了一盆冰水。胖子老李被这寒意激得一哆嗦,酒意瞬间醒了三分。他揉了揉眼睛,举起手电筒朝着马路对面照去,光束扫过树干的瞬间,瞳孔猛地收缩,声音颤抖着大叫道:“哎呀,你看那树上是不是挂个人?”

旁边的老王原本还有些迷糊,听到这话,顿时激灵起来,眯起眼睛使劲儿瞧。月光下,一个黑影低垂着头,双脚微微晃动,可不就是个人影!两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对视一眼后,二话不说,转身就朝着门卫室狂奔而去,脚步慌乱得差点摔倒。

气喘吁吁地回到门卫室,两人心还在胸腔里疯狂跳动。老王哆哆嗦嗦地开口:“哎呀,这该不会是看错了吧?大晚上的,别自己吓自己。” 但话虽如此,他的眼神还是忍不住往窗外瞟。老李壮着胆子,再次拿起手电筒,手心里全是冷汗,光束朝着马路对面颤抖着照过去。这次看得清清楚楚,那分明就是一具悬吊着的尸体,衣着、身形,无一不昭示着这就是一个死去的人。老李咽了咽口水,声音发颤:“没错,就是个人,上吊死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庭后山

快穿:疯批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啊抖抖抖

开局桥上救下轻生女,系统激活

漠星凡

交杯酒都喝了,这婚不离等过年?

吾斧利否

太古封神

南云月

全球警告,那个男人下山了

挥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