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这个魔改非常巧妙!
家有十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7章 这个魔改非常巧妙!,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家有十猫,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嗯?”
林火旺听到这话,倒也是惊疑了一声。
“怎么了?林火旺君,难道你觉得这样不好么?
是我自作主张了,我只是想要,让你的诗歌和小说,能够在日本也发扬光大。
让日本文坛那些鼠目寸光的所谓学者们,好好看一看,大国的诗人是怎么写诗的。”
感受到林火旺不一样的反应,小林惠子心中便有些忐忑了起来。
毕竟,说到底,她还是没有经过林火旺的允许,就擅自将他的诗歌转载投稿到日本的文学刊物上了。
原本,她是想要给林火旺一个惊喜的。
但倘若林火旺本就不想把诗歌发表到日本的话,她这样岂不是画蛇添足,平白无故给林火旺添堵了么?
顿时,小林惠子就有点自责了起来,想着下次还是要先跟林火旺君打一个招呼,听听他自己的意见再说的。
不过,林火旺却是笑了笑,说道:“你别担心,没多大的问题。只是,我觉得,日本的文坛,还有那些杂志编辑社,恐怕是不会刊登我这么一个华夏诗人的诗吧?
就算真的能刊登出来,估计也不会受到怎么样的好评。
他们会从各种角度上,找我诗歌和小说当中存在的问题的。”
对于这一点,林火旺是深有感触。
前世他主做日本市场的一些文化ip类产品,然后就很惊奇地发现,中国的一些诗歌和文学作品,包括后来兴起的一些网络文学,都很难传到日本来,即便传过来,也非常难流行起来。
究其根本上的原因,首先,就是因为国内并没有专门做文化出海的团队和公司。
所以,庞大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真正能被翻译到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作品,大多都是一些比较正统的传统作家的作品。
以及,这些翻译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维。
翻译的“信达雅”三重原则上,他们能够勉强做到“信”这一关,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没有曲解了原作者的原意。
更多的翻译却是擅自加入了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或者情节,大大的将原作品的一种整体感给撕裂了。
这样的文学作品翻译过去,自然不容易得到好的反响。
当然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化上的自信和传播,源于经济实力和国力。
现在的日本,连美国这个干爹,都快不放在眼里了。
他们对自己民族和的自信,可以说是极度膨胀和自负的。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却是相对来说,贫困穷苦至极的一个国家,压根就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
所以……
这些日本的文学杂志社,又岂会刊登来自中国诗人的诗歌投稿呢?
前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等诗歌,也是在2000年以后,才被陆续的翻译到日本本土,在一些小的杂志社上作为引荐和发表的。
可想而知,这些来自中国的诗歌,在日本的文坛和文学爱好者当中,连一点水花都没有引起,完全是泯然于众人的。
所以……
当小林惠子说道,将他的诗歌作品翻译成日文,进行杂志社投稿后,林火旺是微微一吃惊,然后便觉得肯定是一点影响力都不会有的。
岂料……
小林惠子听闻这话,却是一脸得意地笑道:“林火旺君,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当然是知道的了。
我就是在日本长大的,知道现在的日本人,有多看不起中国,看不起中国的文人。
所以……我并没有在投稿的时候,说明诗人海子,是来自中国。”
“咦?这就有趣了。
也就是说,杂志社的编辑们,在选稿的时候,就会误将你的这一份投稿,当作是一个普通的日本诗歌爱好者的投稿来处理了?”
林火旺一想,这还真的是一个好办法呢!
而且,用这样的形式,似乎后面也可以狠狠地打脸一些,完全瞧不上中国文人的日本文坛领袖什么的。
“对的!林火旺君,正是因为如此,就在今天早上,我便接到了好几家杂志社录稿通知的电话了。
你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一代人》,将会在日本最顶级的文学期刊《新潮》、《群像》、《昂》和《文学界》上刊登发表了。
你知道么?原本一篇稿子,同时不能投给多家杂志社的。
我偏偏就将这些稿子,都投给这些杂志社。
他们打电话说愿意刊登的时候,我就说明了情况,他们竟然为了刊登你的稿子,而选择……可以和其他杂志社,一同刊登你的稿件诗歌呢!
这将是何等的荣耀呀!被这么多杂志社的编辑们,全体认可。
我想……如果他们知道,海子是中国人的话,就肯定没有这样的待遇,甚至会想尽办法,将你的稿子给雪藏起来呢!”
小林惠子说得非常激动,因为最近通过越来越多所谓日本上流社会的言行举止,她是更加看清了,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天生的劣根性。
她甚至因为,自己身体里,流着一半日本人的血,而感到羞耻。
不过幸好,中国人是讲究父系传承的,她的父亲是中国人,那她就是中国人。
现在虽然是顶着日本的国籍,但是小林惠子觉得,以后自己一定会嫁给中国人,获得中国国籍的。
“原来是这样,那岂不是说,我的这两首诗歌,在日本的文坛上,即将获得不错的反响咯?”
话都说到这里,林火旺自然是非常清楚,小林惠子说的这些,代表着什么。
不过,他又想到自己写的那篇《伤痕》,疑惑地问道:“诗歌的翻译还好说,惠子,那《伤痕》呢?我写的明明就是中国的特殊时期的故事,你是怎么翻译的?
日本的那些编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背景的小说,难道不会引起怀疑么?”
“嘻嘻!林火旺君,我有那么笨么?
自然,我是将你的《伤痕》进行了一定的改编的。
日本也活跃着许多左派群体的,我写的就一名女学生,为了和自己左派思想的母亲划清界限,而故意离家出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