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6章,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你很会呐,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麟望着冬日里的战场,感慨万分。胜利带来了士气的高涨,同时也隐藏了新挑战:如何应对敌人更加坚实的防守?
江夏士兵们的热情让他无奈。考虑到敌军强大的防御工事,直接进攻可能收效甚微。关麟思索着,或许持久战才是最佳选择。
### 新版
**437**
“将军,依我之见,我们可以……”李恪正想继续提议如何从朱灵投降和敌军的粮草入手展开行动。
周麟轻声一叹:“先回去再商议。”
...
...
**江夏,曹军璧山大营**
张禁亲自安排防守,确定敌人不会追击后,才回到中军帐。此时,张胜和几位败将早已跪地求饶。
张胜泣声道:“末将罪该万死!”
张禁端坐主位,面容冷峻:“张胜与刘衡久经战阵,从未如此惨败,甚至失去刘衡。难道那廖化真有如此武功?”
据报,廖化原本只是关羽的谋士,从未领军作战。这让张禁困惑不已,两个老将怎么输给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
张胜强忍悲痛解释道:“是那镜子——”
“什么?”张禁眉头微皱,“详细说说。”
张胜指着铜镜:“敌人铠甲上都有这个镜子,在阳光下反射刺眼光芒,使我们睁不开眼,无法作战。”
于是张禁令传铜镜来试验。
张禁举着铜镜在室内看不出什么特殊,便让张胜去验证。只见太阳光照进营帐,瞬间一道强光射入,让他踉跄几步。
张禁恍然大悟:“原来是这般。”
张胜赶紧收起镜子,扶起跌倒的将军。张禁深呼吸,立刻命令:“立即向寿春和襄樊报告此事,通知徐将军小心应对!”
...
...
**襄樊,汉水以南**
褐色秋风拂过枯叶如潮水。关羽带领的荆家军队对面是徐晃率领的西凉部队。两支大军静静对立。
关羽跨马持青龙偃月刀,面向北方;徐晃骑一匹褐驹,手中紧握贯石斧,目光坚定。两人逐渐近了。
中午时光本是宁静,但此时两军迅速靠近,大战即将爆发。两位指挥官的决策将会决定数以万计的命运。
此刻徐晃注视关羽的身影:赤面长须,眼神锐利,气场依旧威严不减当年。
徐晃不禁感叹道:“多年不见,云长大不如前了!”
马上的示意表达了老友重逢的默契。官兵齐声:“关将军问好,徐将军安康否!”
徐晃回应,声音传递回来。
“少时相识至今有幸知己相随!今番虽立场各异,却愿共品此美酒!”
双方安排布景,布置酒桌与华盖伞等物品。只限两位将领在此会面,连副手也远离现场。
果然,关羽卸兵器独行前往。
这次,徐晃的部下吕刚、王建担心这是一条诡计:
吕刚:“将军小心酒中有诈!”
徐晃却不以为意:“云长非小人,怎会做此文过饰非的事。”
吕刚仍提醒说官渡往事。徐晃冷哼一声,并未理会他。
紧接他也下了决心抛开武器上前会饮。二人终于坐在遮阳伞下。徐晃看到杯底有一个“枣”字:“云长果真用心至深啊!”
张飞笑了笑,说:“跟着大哥二十载,很多往事都已经模糊了,唯有每次对着镜子,看到那犹如红枣的面孔时,总是会让我想起那些枣林的日子,还有与陈安的情谊……”
张飞的声音仿佛带着一丝回忆,眼神也显得有些迷离。
一旁的曹猛忽然觉得时光倒流,思绪飘回到了当年的家乡——那个充满枣香的小村。他想起了与张飞初次相遇的那一片枣林!
原来,在张飞开始守护家园之前,也曾靠卖“红枣”维持生计。
卖枣,必然意味着“打枣”。
这个故事,要从张飞年少时说起。他出生于河东解良,虽不是出自名门,但父母却对他寄予厚望,节衣缩食供他读书,期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可惜,他对书本的兴趣不大,唯独钟情于《春秋左传》,走到哪都带着它,梦想成为像书中英雄那样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